建筑施工技术第4章多媒体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施工技术第4章多媒体文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柱子施工缝位置 Ⅱ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 单向板: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留垂直缝; 梁:梁板宜同时浇筑,梁高1m时水平缝可留在板或梁托(翼缘)下20~30mm处; * 有主次梁的楼盖:顺次梁方向浇筑,在次梁中间1/3跨度范围内留垂直缝。 * * * 2.处理: 在留置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其 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的时间可通 过试件试验决定)。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 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 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浇筑时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 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 * (四)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若设计无要求 时,一般至少保留28d以上. * * (五)混凝土的振捣: 1.内部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 2.表面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3.外部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 4.振动台 * * * * * * * * 七、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就是创造一个具有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的环境,使混凝土凝结硬化,逐渐达到设计要求的 强度. (一)自然养护: 1.养护工艺:    (1)覆盖浇水养护  (2)蓄水养护    (3)薄膜布养护   (4)薄膜养生液养护 2.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自然养护要求温度高于+5?C,养护时间 应符合相关规定. * * (二)加热养护(人工养护)   1.蒸汽养护  常压蒸汽养护过程:   (1)静停阶段:一般为2~6h   (2)升温阶段:升温速度为:薄型构件不超过25℃/h,其它构件 不超过20℃/h,用干硬性混凝土制作的构件,不 得超过40℃/h。   (3)恒温阶段:保持90%~100%的相对湿度,温度不得大于95℃。 时间一般为3~8h。 * * (4)降温阶段:降温速度不得超过10℃/h,构件出池后,其表面 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得大于20℃。 温度(T) 时间(t) 静停 升温 恒温 降温 * * 2.热模养护: 热模养护是将蒸汽通在模板内进行养护。 3.棚罩式养护: 棚罩式养护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加盖养护棚罩。 4.覆盖式养护: 在混凝土成型、表面略平后,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封闭养护。 * * 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定义: 单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0.75m以上;双面散热的结 构断面最小厚度在1.0m以上,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 预计可能超过25℃,应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二)特点: 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用量大,工程条件复杂 及施工技术要求高。 * * (三)浇筑方案: 混凝土的浇筑强度Q:是指单位时间内混凝土的浇筑数量(m3/h)。 浇筑强度按下式计算 Q —— 混凝土浇筑强度,m3/h; H ——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m; F —— 混凝土浇筑区的面积,m2; T1——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T2——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h。 一般:T = T1-T2 = 2h 2 1 T T HF Q - = = HF T * * 1.全面分层:一般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 2.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斜面分层: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 * (五)技术措施: a.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 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b.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c.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合料。 * * d.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掺合料和骨料 的含量,以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e.降低混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