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分配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分配课件

3.钾素对韧皮部运输的影响与氮、磷相比是较直接的。它以某种方式促进糖由叶片向贮藏器官的运输。借助于14C对多种作物进行的试验均指出,钾能使韧皮部中同化物运输加强。 已知在筛管成分中富含钾,因此不少人试图把它看作韧皮部运输机制本身的必需组成部分。钾的作用可能首先在于维持膜上的势差,这对于薄壁细胞之间的同化物横向交换特别重要。另外韧皮部从质外体装载中,H+-K+泵也离不开K的参与。 * 李合生等编,植物生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武维华主编,2006,植物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余叔文主编,科学出版 社,1998 Lincoln Taiz Eduardo Zeiger. 2005. Plant Physiology (6rd edition). Sunderland:Sinauer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郝建军,康宗利 主编植物生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张继澍主编《植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植物生理学 Plant physiology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分配 *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分配 §5-1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5-2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5-3 有机物的分配与调节 * §5-1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一、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十分复杂,有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 短距离运输是指细胞内以及细胞间的运 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 长距离运输是指器官之间、源与库之间 运输,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 1.胞内运输 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换。有分子扩散、原生质的环流、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以及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含物的释放等。 如光呼吸途径中,磷酸乙醇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油酸分别进出叶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 叶绿体中的丙糖磷酸经磷酸转运器从叶绿体转移至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合成蔗糖进入液泡贮藏; (一) 短距离运输——胞内与胞间运输 * 2.胞间运输 指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 1)质外体运输 (apoplastic transport)。 主要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部位。 有机物质在质外体的运输基本上靠扩散进行。 质外体中液流的阻力小,物质在其中的运输快。 2)共质体运输 (symplastic transport)。 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进行。 由于共质体中原生质的粘度大,故运输的阻力大。 * 3)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 即为物质进出质膜的运输,有三种方式: ①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转运,包括自由扩散、通过通道或载体的协助扩散; ②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含一种物质伴随另一种物质的进出质膜的伴随运输; ③以小囊泡方式进出质膜的膜动转运(cytosis),包括内吞、外排和出胞等。 * 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常涉及一种特化细胞,起转运过渡作用,这种特化细胞被称为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s,TC) * 1.研究有机物质运输的方法 长距离运输主要是发生于器官间的运输,其距离从几厘米到几百厘米不等。 植物体内承担物质长距离运输的系统是维管束系统。 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实验证明,有机物质的运输是韧皮部。 (1)环剥实验 树怕剥皮 (2)同位素示踪法 (二)长距离运输——输导组织运输 * * 2、韧皮部的组成 韧皮部是由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所组成,其中筛管是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通道。 最初筛管分子细胞像正常的细长薄壁细胞,有流动的胞质,明显的细胞核、胞液、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分化时,胞间连丝在将成为筛板的胞壁区出现。在成群的胞间连丝周围,胞壁降解、发育出筛孔,细胞核退化,液泡消失,高尔基体、线粒体不明显。高尔基体丧失分泌功能,核糖体丧失转译位点。细胞质物质呈条状保持分散,并通过筛孔纵向相连。休眠和衰老的筛管细胞其筛孔被胼胝质堵塞失去运输功能。 * * 伴胞的作用是维持筛管分子结构和渗透平衡。成熟的筛管分子无核糖体和核,其蛋白质的合成依赖于伴胞。筛管分子与它们的伴细胞有很多胞间连丝联系。 P-蛋白(韧皮蛋白)最常见形式是管状。它是在一种特殊的细胞结构(P-蛋白体)内形成的,它在核和液泡膜破坏时呈丝状体分散在整个筛管分子腔内。P-蛋白可能直接涉及运输动力的产生,只存在于被子植物的筛管分子中。 * 二、有机物运输的方向 向上运输到细嫩部位,如幼茎顶端、幼叶或果实。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