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风飘万点 万树参天!
!
!!!!!!!!!!!!!!!
———#$$% 年高考诗歌命题特点及#$$ 年高考命题走向预测
纵研今年全国及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十六套试卷,我们发现,其命题角度风飘万点,其命题效果万
树参天,#$$ 年将更加风飘万点,万树参天。
一、#$$% 年高考诗歌命题特点
!’ 唐诗宋诗,并驾齐驱
十六套试卷中,共出现诗词#$ 首,其中唐诗!$ 首,宋诗( 首。唐诗作为我国诗歌的巅峰,在试卷
中权重之大完全在情理之中。相比较而言,宋诗的比重之大,出人意外。而宋词,却只有北京卷问津,
这属不正常现象,细究其因,命题者的心态,可能是担心#$$) 年出现向宋词过渡的端倪,有意回避。
# ’ 宋词曲词,孑孓一身
十六套试卷中,宋词作为一代巅峰之作,竟然只在北京卷出现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
词,而陆游又以诗为突出,可见命题者也在有意避开押题者视线。但作为独树一帜的宋词,在今年的
考试选材权重中是不正常的。相比之下,湖北卷是值得赞赏的,命题者从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
选材,考查的是其中第三折[梅花酒]的曲词,既开拓了考试的领域,又避开了押题视线,恰到好处地考
查了所考知识点。
*’ 分数权重,明显增加
诗歌鉴赏有利于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增加了分数权重,大多数省市由原来的
分增至( 分,! 套试卷中( 套试卷都增加了# 分。
) ’ 名人名篇,只占一半
在所选诗词作品中,名人名篇有: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李白《望庐山瀑布》、王安石《江宁夹
口三首》、杜牧《齐安郡中偶题》、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柳宗元《与浩初
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中学生不熟悉的作品有:李华《春行即兴》、刘敏《雨后池上》、徐凝《庐山瀑布》、汪元量《湖州歌》、
方维深《舟下建溪》、李盖《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寇准《春日登
楼怀归》、戴复古《江阴浮远堂》、吴涛《绝句》。
% ’ 对比赏析,凸现鼎势
对比赏析,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求异、求同思维能力,命题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于此,是一次最
好的尝试,从试题看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 同题赏析
如上海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徐凝的《庐山瀑布》。
迁移对比
如北京卷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及《书愤》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
死”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氛围对比
如辽宁卷王安石《江宁夹口三首》与方维深《舟下建溪》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
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
$意象对比
如浙江卷杜牧的《齐安郡中偶题》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什么时刻的景
色,为什么均以荷为诗歌的主要意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
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用语比较
如福建卷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
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两境比较
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
境是有所不同的。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
— ! —
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下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
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洋石油开采智能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S6520X-EI系列万兆交换机彩页.pdf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PPT课件及配套讲义.pptx VIP
- 3.1 电离平衡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42张PPT).pptx VIP
-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课件 29PPT.ppt VIP
-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解析.doc VIP
- (高清版)T 30366-2024 生物质术语.pdf VIP
- 汽车消费复杂行为分析报告.pptx VIP
- 交通事故和解赔偿协议书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