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对完全水淹的适应机制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PDFVIP

三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对完全水淹的适应机制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对完全水淹的适应机制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 ,2 1(5) :459 ~ 465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三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对完全水淹 的适应机制 研究 1* 1,2 2 1 1 2 李秋华 , 刘送平 , 支崇远, 李小峰, 陈峰峰, 曾庆凯 (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1; 2.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摘要: 为了解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3 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在 完全水淹条件下 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对这 3 种植物的生态指标(枝条 、叶和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 、淀粉和根系活力)的 动态变化特征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 明:在完全水淹条件下 ,虉草、牛鞭草和狗牙根都不产生新 的枝条 ,它们通过减少总叶数 、总 叶长和生物量 的方式来适应水淹环境 。虉草和狗牙根通过减缓枝条生长速率来适应水淹环境 ,而牛鞭草则是通过先加快生长 后抑制生长来保存活力 。虉草、牛鞭草和狗牙根均以少量 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消耗 ,降低根系活力等方式来适应长 期 的水淹环境 。3 种草本植物的水淹耐受能力 由大到小依次为狗牙根 、虉草、牛鞭草 。 关键词: 水库消落带 ;虉草 ;牛鞭草 ;狗牙根 ;完全水淹 ;适应 doi: 10.3969/j .issn.1005–3395.2013.05.013 - - - Adaptation Mechanism of Three Herbs in th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Reservoir to Complete Submergence 1* 1,2 2 1 1 2 LI Qiu-hua , LIU Song-ping , ZHI Chong-yuan , LI Xiao-feng , CHEN Feng-feng , ZENG Qing-kai (1. 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Mountainous Area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2. School of Life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daptive mechanism of three plant species, including Phalaris arundinacea, Hemarthria altissima and Cynodon dactylon, in the water-level-fluctuation-zone (WLFZ), dynamic changes in e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such as branch, leaf, biomass, soluble sugar, starch and root vigo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 arundinacea, H. altissima and C. dactylon did not generate new branch, and reduced total leaf number, total leaves length and biomass for adapt to submergence 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