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盆地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历史-石油勘探与开发.PDFVIP

中国海相盆地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历史-石油勘探与开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海相盆地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历史-石油勘探与开发

          20 11 2         PET ROLEUM EXPLORAT ION A ND DEVELOP MENT        Vol.38 No.1  1 :1000-0747 (2011)01-000 1-15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张水昌 , 张宝民 , 李本亮 , 朱光有 , 苏劲 , 王晓梅 (1.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国石油 探开发研究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 油气成藏机制与分 规律”(2006CB202307);CNPC 重点科技项目 :中国陆上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经历了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新生代3 期重大构造变革, 深刻地影响了海 相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与分布, 使得油气富集、分布规律变得非常复杂。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海相层系多期油气成 藏的典型实例。 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形成的地质基础, 但油藏多已遭破坏, 现今仅残存沥青。 晚 古生代, 满加尔凹陷西部奥陶系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并在南北两大隆起部位持续充注成藏, 随后早中生代发育的构造挤压变 形与抬升剥蚀使这期聚集的油气遭受了明显的生物降解。 晚新生代盆缘改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的叠置加速了台盆区二次裂 解气的生成, 溶解了早期聚集的原油, 形成了独特的大型凝析气藏。3 期主要构造变革不但控制了海相沉积盆地形成、烃源 岩沉积及其热演化、储集岩沉积与储集层形成, 也深刻影响了油气运聚成藏和调整改造的整 个过程。 图11 表1 参50 :重大构造变革期;海相盆地;油气成藏历史;成藏复合效应;复式油气藏;塔里木盆地 :T E122.1   :A History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spanning important tectonic phases in marine sedimentary basins of China:Taking the Tarim Basin as an example Zhang Shuichang1,2 , Zhang Baomin1,2 , Li Benliang1,2 , Zhu Guang ou1,2 , Su Jin1,2 , Wang Xiaomei1,2 (1.S tate K ey Laboratory of E nhanced Oil R ecovery , P etro Ch ina R esearch I ns titute of P etroleum E xp loration Deve lop men t, B ei ing 100083, Ch ina;2.P etroCh ina R es earch Institute of P etroleum E xp loration D evelop m en t, B ei ing 100083, China ) Abstract:Subaerial marine sedimentar basins in China have undergone three phases of important tectonic changes in the end of Earl Paleozoic, Late Paleozoic-Earl Mesozoic and Late Cenozoic.These tectonic changes have exerted strong impacts on the h drocarbon generation, migration, accumulation and on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h drocarb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