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乌龙茶生产新技术研究文档
6.3 铁观音品种性状退化,有待提纯复壮 铁观音品种性状优良,在适制闽南乌龙茶的其他 品种中,还未有能超越其品质的。但是有研究表 明,铁观音品种的变异在现有茶树无性系中是比较 突出的,该品种遗传稳定性较弱,近年来,随着铁 观音市场升温,对其进行大量繁育,繁育过程中人 为混杂的影响更使得铁观音的变异性有增强趋势, 给铁观音品种的纯度和茶叶品质带来了不利影响。 * 6.4 偏(只)施化肥,少(无)施有机肥 有机肥是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但是先进很 多茶叶种植者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特别是福建闽 南茶区的茶叶种植者,只注重化肥的使用,而忽视 了有机肥的施用。有研究表明安溪全县只有中山茶 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平衡,均在1.5%-2%以上;而低 山茶区有机质达2%-3%的仅占8.3%,在1%-2%之间的 占52.2%。 * 含量在1%以下的占36%;丘陵茶区有机质含量 一般在1%-2%以上,但1%以下的仍占有26.2%。 闽北武夷山茶区的茶园施肥管理相对合理,重视有机肥的施用,配合施用化肥,对茶树生长较有利。 6.5 采茶与拣梗的用工紧张 * * * * * * * * * * 谢谢大家! 电话传真:0591E-mail:swj8103@126.com * * 3 乌龙茶加工工艺、设备创新 由于此阶段茶叶含水率较高,一般为20 %-40%,热揉往往伴随着湿热作用,会使叶 绿素降解,黄酮类物质自动氧化,影响茶叶 香气与色泽。 新工艺采取温、冷包揉技术,通过包揉机械的高强度搓揉挤压作用,能够达到闽南乌龙茶紧实、圆结、砂绿油润的外形和色泽要求。 * 3 乌龙茶加工工艺、设备创新 运用于包揉工艺的机械主要有速包机、平 板包揉机和解块筛分机,速包机用于将青叶 在短时间内紧包成球;平板包揉机用于平揉 作业,产生高强度的搓揉挤压,促进茶条卷 紧;解块筛分机用于解散球包、散热、筛末 的作用。 * 3 乌龙茶加工工艺、设备创新 3.5 干燥新工艺 乌龙茶新的干燥技术掌握“低温、通气、 薄摊”的原则。低温干燥有利于保持乌龙茶砂 绿的色泽和高锐的香气;在乌龙茶干燥初 期,应将烘箱的门半开,以利于通气,使烘 箱内的水汽得以排出;干燥时茶叶的摊放不 宜过厚,以保证均匀干燥,避免闷烘。 * 一般优质茶用70°C,中低档茶要去苦涩 味,温度高一些,80°C左右。前半个小时开 箱让热风与冷风对流慢慢 升温保证条形在热作用下 不变,色泽也可保持绿色。 后期关门烘至少一小时。 不宜超过一个半小时, 以免火味。 * 铁观音 传统工艺 新工艺 鲜叶 小、中开面2-3叶, 小、中开面2-3叶,新丛;单片,夏暑茶可带芽采 晒青 减重率8-10% 含水率68-70% 轻晒,减重率5%, 含水率72% 做青 摇青 次数多4-5次,历时长,转数27-30转/min 次数少2-3次,历时短,转数5-15转/min 凉青 短-长、厚度薄-厚 长、薄摊 做青历时 12-18h 长20-30h 环境 22-25℃,70-80% 可控20-22℃,65-75% 特点 摇青时间(转数)由少到多,晾青时间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发酵程度由轻到重。减重率25-28%,含水率65-68% 轻摇、薄摊、长晾、轻发酵 减重率30%,含水率60% 安溪铁观音传统工艺与新工艺比较(孙云) * 炒青 高温快炒、多闷少透(6-8min)含水率60% 高温、少量、快炒,老杀, 含水率35-40% 揉捻 热揉、重压、短时(5-10min) 不揉捻,去红边 包揉(烘焙) 烘揉结合、热包揉,2-3次,定型 110-120℃ 60-70℃开门烘,冷团揉造型,反复速包松包(18-24次)、定型5-6h 干燥 足火(低温慢烘,发展香气) 90-100℃ 足火(低温慢烘,发展香气) 50-60℃ * 品质 外形 卷曲、紧结、重实,砂绿油润起霜,蝌蚪状 圆结(球形、半球形),翠润鲜活(墨绿) 香气 清高馥郁 清高花香 汤色 橙黄、金黄明亮 蜜绿明亮 滋味 醇厚甘鲜,音韵显 清醇鲜爽 叶底 红边多,中间有红点 红边少,有红点 * 四、 乌龙茶包装、贮藏创新技术 * 现今市场上乌龙茶多 采用复合铝箔袋小 包装、低温贮藏的方式。 闽南乌龙茶多采用复合 铝箔袋7g真空小包装. * 闽北乌龙茶为复合铝箔袋7-15g微抽或不抽真空小包装,大大方便了消费者消费、携带、品饮乌龙茶,也有利于乌龙茶的保存。 * 乌龙茶包装、贮藏创新技术 常用的包装机械为普通型真空包装机和全 自动真空小包装机,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