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P176 列表清单法(定性分析); 图形叠置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需专业的生态学知识); 类比法(对项目和环境的相似性要求高); 指数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从空间结构,功能与稳定性两方面分析); 系统分析法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其他 景观生态学方法 P177 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基底以及各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通过两个方面进行: 空间结构分析 模块(基底)的确定 拼块(掇块)优势度的计算 功能与稳定性分析 生物恢复力分析 异质性分析 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 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 生物多样性评价 P178 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 以各个物种的相对多度来反应; 表征物种丰富度 均匀度 当所有物种都以相同比例存在时,具有最大的多样性; 反应各个物种多度的均匀程度,及各个种个体数量间的差异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 P178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各单项指数的计算 根据EI值结合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表(表9-5)确定生态环境状况 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途径 P189 防护 “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政策,预防性保护是优先考虑的措施 恢复 通过事后努力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或环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补偿 重建一种生态系统,以补偿应开发建设活动而损失的环境功能 建设 采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更高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的措施 替代方案 P190 生态影响的防护常以替代方案的形式来实现: 选址、选线的替代方案 项目组成和内容的替代方案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替代 生态保护措施的替代 第六章 环境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第八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二、环境质量评价 三、环境质量评价类型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两种概念 (二)环境质量变化特征 1、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惯性大小的表示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两种描述 2、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节:人为作用→环境参数变化→环境质量变异 1、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变化 (二)环境质量的变化动因 作用类型: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反作用:正负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 2、自然过程(缓慢或是灾变过程)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 (一)对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解 1、是对一切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动因因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2、是对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和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核心问题 1、核心问题:研究环境质量的优劣。 2、标准:是否适合人的发展作为判别标准。 (三)研究目的 1、为制定城市环境规划、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区域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搞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同时为比较各地区所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环境质量的类型 (一)按时间划分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二)按研究范围划分 (三)按要素划分 1、单要素评价 2、多要素评价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污染源的调查和分析 (二)环境质量的指数评价 (三)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一)污染源评价 (二)评价参数确定 (三)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四)环境质量分级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1、污染源调查 (一)污染源评价 (1)确定污染源并确定主要污染物 (2)采用分类调查的方法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评中相关评价量的选用 声源评价量 A声功率级(LAW),或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 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A(r)或距离声源r处中心频率为63Hz~8KHz8个倍频带的声压级Lp(r);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 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 突发噪声:最大A声级(Lmax) 机场周围受影响区域: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分贝的运算 P134 分贝的相加(级在同一点的叠加): 设n个声源产生的同名级(声功率级、声强级或声压级)分别为L1,L2,…,Ln(dB),则合成的总声级为:式7-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