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系统标准技术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量系统标准技术方案

供电公司 COM-3000电能量采集及管理系统 技 术 方 案 南京华瑞杰科技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四月 目 录 1概述 1 1.1目的 1 1.2范围 1 2系统主要功能目标 1 3系统硬件平台及部署 2 3.1主站系统硬件组网 2 3.2主站系统硬件组屏方案 5 4系统软件平台及功能模块组成 7 4.1支撑软件平台 8 4.2应用软件功能模块组成 8 4.3系统数据处理流向 9 5系统CIM模型管理 9 5.1变电站设备模型 10 5.2设备拓扑模型 10 5.3 模型的实现和应用 11 6系统前置采集 12 6.1前置功能综述 12 6.2系统处理数据类型 12 6.3通信方式 13 6.4采集方式 13 6.5系统对时 14 7系统数据处理及业务流程 14 7.1采集数据处理和存储 14 7.2常规统计 14 7.3系统业务流程统计 14 8系统二次防护的实现 15 8.1安全防护要求 15 8.2安全防护实现 15 9系统报表管理 15 9.1报表功能总流程 15 9.2报表Web发布 16 9.3报表类型 17 10系统数据和报表发布、应用 23 10.1 Web发布总体框架 23 10.2 用户权限管理 23 10.3 CIM模型管理 23 10.4 档案信息管理 24 10.5 数据查询分析 24 10.6 报表管理 24 10.7 告警事件管理 25 10.8 业务流程管理 25 10.9 在线帮助 26 12电能量采集终端 26 附件: 电能量采集装置ERTU技术规范 27 一、 概述 27 二、 设备制造与通信符合技术标准 27 三、 设备运行条件要求 27 四、 终端功能 28 五、 技术性能指标 31 六、终端物理结构及面板定义 33 七、各种通讯方式接线示意图 35 1概述 1.1目的 1.2范围 系统主要功能目标 项目硬件平台 项目软件平台及主要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CIM模型管理 系统前置采集及系统接口 系统数据处理及业务流程 系统二次防护的实现 系统报表管理 系统数据和报表发布、应用 终端功能简介 2系统主要功能目标 XX供电公司电能量采集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电能量采集主站系统 传输通道、 厂站端电能量采集装置 本次主站系统为南京华瑞杰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产品COM3000;传输通道采用网络、拨号等通信方式;采集装置为南京华瑞杰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产品MPE系列装置。 COM3000主站系统提供完善的电能量数据应用平台,系统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Web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对所辖变电站、电厂电能量数据进行完整、准确、及时、同步的采集,同时进行电能量数据的各种统计、计算和分析,实现电能量数据的各种应用,以满足各部门应用的需要;系统完全按照《国电公司调度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要求进行网络部署和建设。 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目标如下: 基于CIM建立输电网、变电站标准模型,对电网设备、电量量测进行统一的定义、描述和关联。在CIM模型的基础上,对变电站采集终端、电表信息进行录入管理,对采集信息与量测进行关联; 所辖变电站、电厂所有计量点、采集点、考核点电能量数据的准确、完整、及时、同步的采集和统计、计算; 分小时、分费率时段、分日的电能统计和计算; 基于不同的管理控制区域、不同的数据处理流程,提供不同岗位用户权限的集中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细化到控制区域级、业务操作级、报表类型级; 实现所有业务流程的操作、审核、确认等处理的管理机制;包括换CT、换表、电量追加、旁路代供、线路投停运行方式、线路更名等业务的录入和处理; 实现平衡、平衡台帐、关口模板报表,实现各种供售电量、平衡率的统计,并自动体现相关业务对统计的影响; 提供所有数据、报表的Web发布,全局各部门、各电厂、变电站均可通过Web服务查看自己权限允许的数据和报表,并进行权限允许范围内的业务操作和电能量数据管理及应用; 3系统硬件平台及部署 3.1主站系统硬件组网 主站系统采用网络分布式结构,采用正、反向隔离装置实现内外网业务分离、数据同步。整套系统由主网内网、前置采集网、外网三部分组成;按二次防护要求部署,数据采集和处理在内网进行,数据发布和应用在外网进行(详见图3-1)。 图3-1 主站系统硬件组网图 (1)采集系统主网内网 系统主网内网采用冗余的双网结构,由网络交换机、数据存储网络、维护工作站、处理应用工作站、前置采集服务器、网关服务器等组成;同时支持单机单网的灵活部署。 数据存储网络:主要负责所有档案描述信息、采集数据信息、统计计算数据信息、用户权限信息等的保存。本次数据存储网络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光纤存储网络SAN架构,由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并行运行,正常时均衡负载,异常时单机自动接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