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的仪器监测-中国地震信息网
第 3 章 地震的仪器监测
自古以来,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试图对自然
事件进行观察和测量。对自然现象的性质及成因的认
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测量的定量表达形式。要
了解晴、雨,我们必须用气压计测量空气压力;要了
解心脏的韵律,必须测量血压。对地震也是如此,引
起人们不安甚至恐惧的大地震动,必须以曲线记录在
胶卷上或以数字形式存在计算机里。
至于地震记录仪器,如果记载了地面震动整个过程的全部历史叫地震仪;那么仅记录地震波到达时间的仪
器叫验震器。地震仪对于精确确定远处地震的位置、测量地震的大小和确定地震断层破裂的机制是必不可
少的。由于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变化大,设计这样的仪器不是很简单的。甚至今天,真能有效记录地
震任何细节的地震仪是十分昂贵的。
3.1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
已知最早的地震仪是由中国学者张衡在公元 132 年制造的。这台艺术性的仪器被称之为“候风地动仪”。设
计者的意图是让它能指示地震波产生和传来的方向。流传下来的记载仅提供了该仪器外观的详细描述。它
是一个金属桶,直径大约 2 米,图 3.1 显示的是缩小的模型。有 8 条龙附在它的外侧,面朝着 8 个主要方
向。在每条龙头下面有一只青蛙蹲着,它的嘴张开朝向龙。每条龙的口里含着小球,小球是由其内部某种
机制通过小杠杆连接而固定在那里。很不幸,详细的内部机制没有被记录保留下来。
- 39 -
图 3.1 作者在观看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模型为原仪器的 1/5
地震开始时,其内部机械装置之一(也许是一个摆)开始移动,导致龙嘴张开,使小球释放而落入一只青
蛙嘴中。吐小球的龙所面对的方向是地震波传来的方向。据说这台仪器确实对一次震中位于远处的地震有
反应。一天一只球落下,虽然当地的人没有感到地震。但几天后,骑马的信使来到城中通报两千里外的甘
肃发生了地震,这事使张衡的名声大振。
我们现在知道张衡的地动仪恐怕是很简陋的。由于运动部件的机械摩擦,仪器对微小的地面震动并不一定
比当地的居民们敏感。的确,他们能感受到小至重力加速度千分之一的地面加速度。再者,即使地面震动
晃动地动仪内的摆,摆的方向也不能惟一地显示出震源方向。因为地震是由 P 波和 S 波组成,它们分别造
成顺着波源方向前后运动和垂直波源方向的横向运动。遗憾的是,这精巧的仪器失传了。直到很久以后,
才发明了能真实测量地动整个过程的仪器。
3.2 现代地震仪的诞生
在欧洲有关记录地震的仪器的最早描述是在 18 世纪早期,当时用摆显示地动。在 1731 年尼古拉斯·西里
罗(Nicholas Cirrillo)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到发生在那不勒斯的一系列地震的。然而,地震仪的发展是缓
慢的,早期的探测器不能记录地震波到达的时间,也不能给出地动的永久记录。
- 40 -
在 19 世纪中叶,意大利人卢伊吉·帕尔米里(Luigi Palmieri)在对维苏威火山的观测中制造了一台地震
仪,它也能记录地震的时间(图 3.2)。在 1856 年的首次使用中,帕尔米里借助他的电磁地震仪通过螺
旋弹簧上一物体的运动测到地面的垂直运动,并且通过在 U 形管内水银的运动测到地面的水平运动。虽然
帕尔米里的仪器和那个时代的其他仪器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地震仪,但是它们确实能给出地震的方向、强度
和持续时间,并且能对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都有反应。
图 3.2 意大利地质学家帕尔米里于 1856 年制造的电磁地震记录仪:它已能记录地震到达当地的时间
地震仪发展的另外重要一步是 1892 年在日本取得的,当时访日的英国工程教授约翰·米尔恩(John Milne )
(1850~1913 年)在他在帝国大学的同事詹姆斯·尤因(James Ewing )和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
的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立中正大学员工加班费管制要点-国立中正大学人事室.PDF
-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101学年研究所硕士班招生笔试试题卷所别景观.PDF
- 国立台东高级中学10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基础生物(下)科.PDF
- 国立台东高级中学第2次期中考高二地球科学试卷卷别综高班.PDF
- 国立台中一中10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期中考三年级国文科试卷.PDF
- 国立台中一中10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期中考地理科试题-台中一中.PDF
- 国立台中女子高级中学1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PDF
- 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103学年第1学期1年级基础地球科学科第.PDF
- 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97学年资优鉴定自然科学成就测验-台中一中.PDF
- 国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二年级班姓名座号102学年第.PDF
- 2025年度定制木门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战略合作合同3篇.docx
- 汽车新时代-探寻行业未来创新.pptx
- 银行业的数字化进阶-揭秘数字化银行服务的升级之路.pptx
- 体育活动策划盛典-提升活动影响力与参与度.ppt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DeviceNet_(6).DeviceNet数据类型与消息格式.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DeviceNet_(12).DeviceNet安全性与可靠性.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500_(9).数据类型与变量.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DeviceNet_(7).DeviceNet网络诊断与故障排除.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Rockwell Automation DeviceNet_(10).DeviceNet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Bosch Rexroth Sercos III_(18).SercosIII的数据传输与实时性能.docx
最近下载
- ASME AG-1-2019 国外国际标准规范.pdf
- 【行业标准】QSY 1262-2010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pdf
- 110kV变电站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x
- 5S现场管理检查表.doc
- 小学语文生字描红字帖-五年级下.pdf VIP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证明.doc
- 《市场营销学(第4版)》课件 许以洪 第5--7章 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与市场需求测量、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ppt
- 【国联证券】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pdf
- 25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计算机应用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