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

contents 我国面临问题 (一)运行机制失范 1.退出标准不明确 教师在回答“您认为评定不合格教师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选择时,显示:86.84%的教师选择了以不能胜任教学作为评定不合格教师的标准。73.68%的教师选择了以违反职业道德作为评定不合格教师的标准,42.11%教师认为应以不服从学校规章制度作为评定不合格教师的标准。 图1:评定不合格教师的标准 2.退出程序不规范 教师对于我国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持怀疑态度,担心考核不公正,担忧退出教学岗位之后的去向。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教师退出仅凭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片面考评难免有失公平,不能合理地实施教师退出。 3.退出方式简单化 实际情况一般是优秀教师主动退出而调往更好的工作岗位,或是部分教师因年龄因素自然退出,而不合格教师却难以退出。 机制的完善及实施 (一)规范运行机制 1.优化教师考评机制 在“您所在的学校在教师退出机制的考核评价中常用的指标是什么”这一选择上,结果表明,在教师退出机制的考核评价中,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职业道德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但学生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时无法被替代的指标。 图2:学校在教师退出机制的考核评价中常用的指标情况 * * * * * * * * * * * * * * *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 许婉 贾杨 退出机制含义 背景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学校类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城市 县镇 农村 城市 县镇 农村 城市 县镇 农村 规定师生比 20.9 23.1 25.3 15.9 18.8 21.2 14.9 15.5 16.1 实际师生比 22.2 19.0 15.9 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在20 年间会减少约130 万人, 初中教师的需求量也呈减少趋势, 20年共减少约43.8 万人。 学龄人口总量结构的变化, 将促使教师聘任制的全面实施 并逐步清退不合格教师。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需要注意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端正教师对退出机制的认识。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除退出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尽快完善行政立法,确保退出有法可依。 contents 原则 (一)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支持 (二)补救优先原则 给不合格教师下达正式的书面通知; 共同制定可行性的补救计划; 补救实施的过程监控。 (三)重视程序正义 及时对教师发出解聘通知;教师有要求举办听证会的权利、准备听证会的反驳;双方都有权获得对方的证据;双方都可以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双方均有交叉检验对方证据的权利;听证判决书要及时发送到相关教育部门、教师和学校手中;如果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可提请上诉。 contents 美国——问题 (一)处理程序复杂繁琐 解聘一名不合格教师处理程序是相当复杂繁琐的,涉及对不合格教师的评价鉴定、补救矫正和解聘等环节。 (二)处理过程漫长持久,花费巨大 以直接成本为例,美国有些地方解聘一位教师的平均花费达到了60000 美元甚至更多。 案例:某学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一位老师性骚扰女学生。经过六年诉讼最终解雇了教师,但学校花费了巨额的诉讼费用,并且这名教师在不上课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超过350000 美元的薪水。如果法院判决教师获胜,学校除了要支付教师工资、承担法律诉讼费用外,一旦教师能提出身心受损的证据,赔偿金额会高达数十万美元。 (三)正式教师受到过度保护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