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刘子自传教案
子刘子自传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2、了解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和基本事迹,以及“永贞变革”对其影响
3、学会理解人品与文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文章写作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永贞革新”(即“二王八司马事件”)对刘禹锡官场生涯和人生履历的影响。
2、体会其在仕途中的心情。“诗豪”
在散文创作上造诣也很深, 《陋室铭》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刘也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天论》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表达了无神论思想。
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并号“刘白”。
2、析题:
子:1、古代对男子的尊称2、写在姓氏的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子刘子:我刘先生,充满自豪与骄傲
自传:传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评价,写作格局一般包括
自传世史外传的一种,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是传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评价。它的写作格局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籍贯与家世、事迹与功业、对人生的反思与评价。
这篇自传写于作者去世那一年。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写下此文。作者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
三、整体感知
1、朗读正音
2、找出文眼
明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既是对其漫长一生的概括,也是他深沉的人生感慨。
3、理清脉络
明确:第一段主要是记述作者的身世、家史
第二段写从宦经历。
第三段是记述作者参与“永贞革新”的经过
第四段被贬的情况,
文末的“铭”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以时间为顺序
4、核心内容
明确:第三第四段是全文中心内容,写“永贞革新”,是作者回顾一生时最耿耿于怀的。
四、解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积累文言知识
(1)重点字词
讳:旧时称死去了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在名前加“讳”字,以示尊敬.。
大乱:这里指“安史之乱”。 违:避开 夙:平素 忝:辱,自谦之词
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自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
(2)古今异义
因为 不讳
(3)特殊句式
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判断句)
父讳绪,亦以儒学 (而仕)(省略句) 主务于埇桥(状语后置句)
3、提出问题,并作探讨。
文章第一段,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家世渊源,用意是什么?
(1)从文章第一段梳理出刘禹锡的家世渊源
明确:
先——汉景帝贾夫人子生,封中山王
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
曾祖———凯,官至博州刺史
祖————锽,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转殿中丞、侍御史,赠尚书祠部郎中
父————绪,先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淮西从事、盐铁副使、殿中御史,累赠至吏部尚书
“世为儒而仕”——书香门第 世代为官
(2)一般来讲,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么?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仕” “仕”之后,进一步“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3)作者是否具有这样的理想?他的理想跟家族有没有关系?
明确:应有。首段所记之祖先,无一人不为官。作者可能承担着家族期望。
扩展:在咱们了解的文学家中,还有没有人也是肩负家族的期望而读书做官的?
有,如《项脊轩记》中的归有光。
“吾家读书久不成,儿之成,则可待乎?”
“此吾祖太常公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刘: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归:重振家风
小结:刘禹锡出身仕宦世家,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注定也要走上一条凭借着读书最终走上官场的道路。那刘禹锡的仕途生涯又是如何的呢?他的一生是否能志得意满,在官场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呢?咱们下节课了解。
五、研读第二段
1、齐读
2、文言知识积累
(1)重点字词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而笄。”
浮:过
丁:指遇父母之丧
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虞:忧虑,这里作阻塞讲。
擢:提拔
(2)古今异义
官司、明年
(3)词类活用
荣——意动用法
(4)特殊句式
(吾)捧檄入告(省略句)
汝宜谋之于始 名浮于实(状语后置句)
(5)文化知识积累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 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课件.pptx VIP
- “十五五”研究系列:“十五五”前瞻初探.docx VIP
- 时间线时间轴流程图大事记商务版PPT模板合集.pptx VIP
- 2024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pptx VIP
- 银河证券“十五五”规划展望系列:“十五五”时期投资机遇前瞻【25年9月】.pdf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一).docx VIP
- 2024年广发银行(郑州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9.14小数乘法计算应用题.doc VIP
- 2022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超强)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