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
1检验目的:从病损中分离隐球菌。
2标本来源:脑脊液、痰、尿、脓液、活体组织及尸检标本等。
3标本收集和制备:
脑脊液:⑴常规腰椎穿刺,抽取3~5ml脑脊液。
⑵脑脊液离心,2500r/min,15min。
⑶以无菌吸管吸取离心沉淀1ml。
⑷直接检查取脑脊液离心沉淀物做印度墨水涂片,发现隐球菌即可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脊液。
痰液:标本取晨痰,起床后刷牙,并用无菌蒸馏水漱口数次,包括仰头深刷喉咙,也可在饭后3~4h刷牙漱口后取痰。取痰时应用力咳嗽,咳出肺部深处痰,吐入广口有盖的无菌玻璃瓶中,盖紧,吐痰时尽量不要有唾液,痰量宜3~5ml,立即送检。
尿液:⑴标本应取晨尿。
⑵男性取标本前应先彻底清洗双手,并用肥皂清洗龟头盒包皮数次,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数次。开始排尿应接中断尿,完后立即送检。
⑶女性则先清洗双手,用肥皂、纱布垫清洗外阴数次,应自前向后,再用无菌整流说冲洗数次,然后开始排尿,当排尿至一半是,另一手持广口无菌玻璃瓶收集尿液。
⑷尿液标本应立即受检,先离心,2500r/min,10min。然后用无菌吸管移去上清液,余液接种于沙氏琼脂培养基。37度培养4周
脓液:取标本时损害周围应先用70%酒精消毒,对溃破的皮损可刮取脓液,若窦道和瘘道则应刮取窦道和瘘道壁,尽量从较深部位获取标本,应包括部分管壁周围组织,未溃破的脓肿最好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吸。
组织:组织标本包括尸检和活检材料。标本可来源于皮肤、淋巴结、息肉、溃疡、伤口或其他损害,也可以自于全身任何组织器官。
4检测步骤:
(1)直接镜检:取脑脊液离心沉淀物一滴加一小滴印度墨水混合均匀,盖上盖玻片,置镜下检查。
(2)培养检查:取脑脊液、痰、尿、脓液、活体组织及尸检标本加入沙氏培养基内(培养基内可加抗生素,但不能加放线菌酮。放线菌酮对新生隐球菌有抑制作用)。25℃-37℃培养3-12天。
5.结果判断:
直接镜检:墨水涂片可见典型隐球菌形态。一般新生隐球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层厚壁孢子,外有一层宽阔荚膜,边缘清楚完整,菌体内可见单个出芽。若脑脊液直接制片未发现菌体,可离心沉淀后重检查。菌体计数:对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患者,脑脊液菌体计数是判断预后及疗效的重要指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低倍镜下观察,按白细胞计数法计数。
培养检查:
①在沙氏培养基室温及37℃培养2~3天即可生长;少数菌10天后生长。
②室温下,新生隐球菌在咖啡酸琼脂培养基上3天内会产生棕色色素,具有鉴别意义;
③新生隐球菌可产生尿素酶,使尿素琼脂培养基内酚红变色,可初步判断是否为隐球菌;
④在BHIA培养基上37℃反复培养可使荚膜逐渐增厚。
6.临床意义:直接镜检阳性说明有隐球菌感染,但阴性不能除外诊断。
培养的意义:从临床标本中分离新生隐球菌孢子菌,以确定是否有真菌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