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管县到省管县.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山东在行动 2009年起,山东开始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试点。 纳入省试点范围的20 个县(市): 商河县、高青县、莱阳市、安丘市、金乡县、 泗水县、郯城县、平邑县、宁阳县、莘县、 冠县、曹县、鄄城县、夏津县、庆云县、 惠民县、阳信县、利津县、荣成市、莒县。 主要内容 设区市不再参与分享直管县(市)的税收收入和各项非税收入 原有债权债务上报省财政厅作为还款依据 省财政直接对直管县(市)办理财政结算 财政省直管县的具体内容 收支划分 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收入范围和支出范围,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 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专项拨款补助等,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 财政预决算 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 资金往来 建立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 财政结算 年终各类结算事项一律由省级财政与各市、县财政直接办理,市、县之间如有结算事项,必须通过省级财政办 理。 四、“省管县”体制改革“路线图” “强县扩权”???? 给县级政府扩权,还权于县,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人事权、更多的财权、更大的资源支配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权。 是现阶段实现“省管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版块突围” 县域经济比较强又比较集中的某些版块,可以探索版块上“省管县”。 县和县级市比较发达,水平差不多,符合“省管县”体制下的县市应是“均质”的要求。 “地市虚化” 在一省或省内一地区,将经济、社会、人事等权利直接下放到县,将地市虚化 待条件成熟后过渡到“省管县” “整省先行” ?县数量较少的一些省,由于管理幅度的影响,县比较少的一些省具有“省管县”的条件。 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市县分置”,即“市”只管理城市(包括郊区)自身一块,县改由省直接管理。 实行“市县分置”,县和地级市都直接由省管辖,在行政级别上平行,实行省县两级政府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条条开道” “市管县”体制可以首先在财政管理等一些“条条业务”中改革。 在全省范围内,首先在财政制度上,对县(市)直接管理,实施“省管县”。 财政体制的“省管县”只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过渡性措施。 “缩省分置” ? 将一省市区的一部分分置出来,设立一新的省级行政单位,同时实施“省管县”体制。 重庆市从四川省分置,海南省从广东省分置就是典型示范。 小结:权力配置下的体制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改革 各级政府不断的将事权下放到更低一级的政府,“即将部分应有上级财政负担的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 假设 为县一级政府,它总是需要有机构在上面管着,而且层级越高,那么它的正当性就越强。 省管县”的真正目标,是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厘定省、市、县之间在财政、公共事务和人事等方面的权限。 复合行政的理念 行政区划的调整并不能彻底解决行政区经济的问题 一方面要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另一方面,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复合行政的新理念 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 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多中心、交叠和嵌套与自主治理。 * 市管县形成的背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与行政资源高度重合,城市由于行政级别上的优势,集中了绝大部分经济资源,在广大县域内很少有工业企业的存在。 正是由于市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更为广大的农村为其提供必要的粮油等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给,而这些资源是原本市区内的农村所无法提供的。 另外,市管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区的经济资源与下辖县市共享。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市管县是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出台的动机 初衷: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更好的集中市场要素,以农促工。 技术: 省区面积大,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落后。 职能: 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政府,没有能力直接管理到县。 利益驱动: 地方官员对权力、级别的追求等 实施“市管县”的形式 划县入市: 以原来的地级市为基础,划入几个县归地级市领导; 地市合并: 地区行署与驻地的地级市合并,建立新的地级市; 建市领县: 地区行署改为地级市,领导县 升格领县 将县直接升格为地级市,划给几个县来领导 到2004年底,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已有269个“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 “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占全国的80%以上 地级市管辖的县数量占全国县总数的70%。 地级市管县常态化后,实际上也就是在省县乡三级体制,多了一级地方政权,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体制。 二、市管县体制分析 “市管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