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国际贸易02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主要内容: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制约因素、国际分工理论重点内容:含义、二战后国际分工特点、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理论、协议性分工原理 国际分工的含义 分工: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属于生产范畴。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 福特牌伊斯柯特型(Escort)汽车的零部件在世界各地制造,其中美国生产ECR阀、车轮螺母、液压推杆;瑞士生产速度计档;挪威生产排气管固定装置、轮胎;意大利生产汽缸盖、除霜器护栅;丹麦生产风扇皮带;西班牙生产电线固定夹、蓄电池;日本生产发动机;加拿大生产玻璃、收音机;法国生产交流发电机、汽缸盖、主汽缸;瑞典生产软管钳、汽缸螺栓;英国生产汽化器、离合器、点火装置、排气装置油泵;荷兰生产涂料、机件;德国生产活塞、筋轮盘、速度计、燃料箱、后轮轴;比利时生产坐垫;奥地利生产水箱、加热器软管。 二、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时间: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动力:地理大发现。特点: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地理大发现是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郑和为什么没有地理大发现? 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形成阶段 时间: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60年代 动力:第一次产业革命 特点: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而形成的 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 “世界工厂” 英国政界和学术界形容当时的国际分工 实质上,现在世界上的1/5土地是我们英国的自愿进贡者:北美大平原和世界各地是我们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谷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牧场在美洲;秘鲁把白银提供给我们;加利福尼亚和澳洲给我们提供黄金;中国为我们种茶;西印度把咖啡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法国和西班牙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 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间:19世纪中叶到二战 动力:第二次产业革命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亚、非、拉美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 特点: 亚非拉美国家变为畸形的片面的单一经济 分工的中心变为一组国家 对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依存性加强 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深化阶段(二战后) 特点: 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分工类型上从垂直性分工向水平型过渡 商品形式上,从有形商品向服务业扩展 性质上,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自然条件是基础: 气候、土壤、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资源禀赋 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规模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思考题 1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世界工厂” 2评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课外阅读作业 郎咸平: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与产业战争 六加一产业链 第一 产品设计,第二原料采购,第三仓储运输,第四订单处理,第五批发经营,第六终端零售以上六点再加上 制造生产,其中制造生产是最耗资源,破坏环境,利润最少的环节。 中国的优势产品 据世界银行估计,在美国出售的每三个玩具中,有两个是中国生产的。世界市场上1/3的手提箱和挂包来自中国,世界市场上的1/4的玩具和1/8的鞋和服装是由中国制造的。中国在生产廉价,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日用小商品方面是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被长期限制在17%,尽管中国拥有能为全世界供应服装的生产能力,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62%的中国出口美国纺织品和48%的中国出口欧盟纺织品受到非关税的壁垒。 中欧焦炭贸易摩擦南方日报2004年06月01日 2004年1月1日,中国推出焦炭出口许可证制度,同时将焦炭出口配额从1200万吨削减到900万吨。5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又发出紧急通知,宣布从即日起,对出口的焦炭及半焦炭、炼焦煤一律停止增值税出口退税。 在欧盟一些钢铁巨头的鼓动下,欧盟于今年5月9日和28日两次向中国方面发出所谓的要求中国取消焦炭出口限制的“最后通牒”,并指责中国方面今年1月作出的“减少焦炭出口配额”的决定违反了中国入世承诺和WTO相关贸易规定。 据悉,就在一年半以前,欧盟还曾对中国焦炭征收每吨32.6欧元的反倾销税。 欧盟态度彻底转变原因(一) 据了解,世界焦炭生产的格局在过去两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优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