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成因花岗岩类成矿专属性
刘家远(1978)认为江西存在两类不同成因的花岗质岩石,二者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一类是源自地壳上部硅铝层重熔和再生作用形成的中酸性一超酸性交代侵入杂岩,称为地壳型花岗岩类,其活动时间很长,从前震旦直到喜马拉雅期。主要分布在江西南
半部及南岭东西向隆起带内,九岭东西向构造带亦有零星分布。与其有关的矿化主要的W、Sn、稀有、放射性铀等,成矿元素以亲氧元素为特征。第二类花岗岩源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中酸性一弱酸性潜火山杂岩。其主要产于燕山期,浅成一超浅成的侵入岩中,在成因上与这一期的大规模钙碱性安山质火山岩活动有关,属于地幔到地壳过渡型岩浆岩。这类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江西省北半部隆拗交接带或某些巨大的区域性断裂附近,与这类过渡型杂岩有关的矿化是Cu、Mo、Pb、Zn、Au、Ag等,并以亲硫元素为特征。两类花岗质岩石,其生成深度不同,其专属矿床也有差别。地壳型花岗岩类深成相有稀土的轻微矿化;中深相侵入花岗岩与W、Cu 和稀土矿化有关;浅成相细晶花岗岩和各种斑岩与Pb、Zn、U、萤石以及少量W、Cu 矿化有关;喷出的熔岩、火山碎屑岩与U、TR 矿化有关。过渡型潜火山杂岩,浅成相斑岩与Cu、Mo、Pb、Zn、Au、Ag、S、Fe、W等矿化有关,次火山岩和隐爆相与Pb、Zn、Ag、Cu、Mo 等矿化有关。
岩体被剥蚀深度的研究
为数众多的各类岩浆期后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的顶部及其附近围岩中,所以侵入体被剥蚀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与其有关的矿床出露程度。这在矿区的局部预测中尤为重要:当剥蚀面较浅,未及岩体顶部时,蚀变现象及岩脉分布区,可作为找Pb、Zn、Hg、Sb 等低温矿床的有希望地区;当剥蚀面深度中等,刚刚达到岩体顶部,侵入体呈岛状分布,各种蚀变较强时,是找寻各种热液矿床和矽卡岩矿床很有希望的地区。中酸性岩体大面积出露、剥蚀很深时,对找矿一般不利。因为在成因上与该岩体有关的矿床数量将大为减少。当侵入体系为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时,则情况更为复杂。岩体被剥蚀深度的确定,主要根据岩体本身的产出地质特征、岩体形态、岩相变化、捕虏体分布、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一些特征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其有关元素比值的变化如Nb/V、K/Na、Pb/Zn 等)、副矿物的分布、蚀变强弱及组合等特征综合分析而定。
主要的工业矿化出现在斑岩体的特定部位,呈现规律的蚀变分带,已经建立的斑岩蚀变模型,用以判定岩体被剥蚀深度,对矿床的深部远景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岩体与内生矿化的成因联系
以上述几方面研究为基础,可以进而分析矿化与岩体的成因联系,一般说来,矿化与侵入岩体的成因联系,可以根据下列主要准则进行综合判断:
(1)一定的矿床和矿床类型与一定的岩浆建造存在着空间上的联系,表现为矿床和岩体产于同一局部构造中。
(2)矿化和岩体形成的地质时代接近,矿床与岩体同时或者稍晚形成。
(3)岩体和矿床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点,这表现在矿物、岩石、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诸特征方面:一定的矿石建造产于一定成分的岩石建造中,矿石中所含矿物在岩体中呈造岩矿物或副矿物存在,岩体和矿石矿物中某些微量元素相同以及某些元素同位素组成相似,等等。
(4)矿化围绕岩体呈带状分布(水平、垂直)。由岩体自近至远,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类型发生规律变化,成矿温度变低,呈现明显的温度分带。依系统的矿物包裹体测温资料或某些相关元素的比值,可以查明矿液的流向,这对矿床的局部预测有重要意义。
(5)矿床规模和分布与岩体顶面形态和大小有某种依从关系;矿化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与岩体形成深度等存在一定的联系。
总之,矿化与中酸性岩体的成因联系极其复杂,上述准则远非问题的全部,有待多方面进行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