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解决方案(植保篇).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甜玉米解决方案(植保篇)

《甜玉米解决方案》 植保篇 一、植保方针 植保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植保工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植保工作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坚持的植保方针,大力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用或者不用化学防治方法突出绿色防控和专业化防治,依法创新监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推进植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作物环境的关系 三、甜玉米植保 甜玉米是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经济价值高,已成为三高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甜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病虫害侵染,严重威胁着甜玉米的生产,成为甜玉米增产的一大障碍,因此,病虫害防治是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环节。 目前,部分地区由于防治方法不当,既过多使用农药,增加成本,没有达到防治效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又带来农药污染,为害人们的健康。根据国家对绿色食品生产的有关规定,为有效地控制病虫的为害、降低污染和农药残留量,在甜玉米防治技术上应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四、甜玉米生长期主要病虫害 纹枯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 B05丝黑穗病 B06锈病 B02纹枯病、B03小斑病、B04大斑病、B07粗缩病、B08瘤黑粉病 纹枯病、瘤黑粉病 B01茎腐病 根 C03蛴螬 C01玉米螟、C11桃蛀虫 C05蚜虫、C10蓟马、C12跳甲、C13飞虱、C14叶蝉、C15盲春、C16红蜘蛛、 玉米螟、C07斜纹夜蛾、C08甜菜夜蛾、C09棉铃虫、C15叶甲、 C02蝼蛄、C04地老虎、C06粘虫 蚜虫 玉米螟、桃蛀虫、棉铃虫 五、甜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B01、玉米茎腐病 症状: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 茎秆软化腐烂 农业防治:(1)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4)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5)使用包衣种子。 化学防治:可用70%丁锐可(碱式硫酸铜)1000倍,50%卉友(咯菌腈)淋根或灌根。 B02、玉米纹枯病 症状:在叶鞘上出现污绿色长椭圆形的云纹状病斑,很象开水烫伤一样以后病斑逐渐增多,互相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然后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严重时,可以危害至顶部叶片。 纹枯病 农业防治:清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 化学防治:可用430g/L好力克(戊唑醇)2000倍液,300g/L爱苗(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00倍液,250g/L阿米西达(嘧菌酯)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喷药重点为基部,保护叶鞘。 B03、玉米小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锺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病斑上明显的轮纹 农业防治:搭配种植,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实行轮作,增施磷钾肥,合理排灌,清除病残株并在早期摘除下部病叶 化学防治:可用430g/L好力克(戊唑醇)2000倍液,300g/L爱苗(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00倍液,250g/L阿米西达(嘧菌酯)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5天一次,连喷2~3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 B04、玉米大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温度18—22℃,高湿,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 苞叶上的病斑 大斑病病叶 化学防治:可用430g/L好力克(戊唑醇)2000倍液,300g/L爱苗(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00倍液,250g/L阿米西达(嘧菌酯)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B05、丝黑穗病 症状:丝黑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