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文化.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州文化

* 历史名城 1、漕运简介 3、明清治河措施与淮安漕运 楚州名人 1、“开国总理”周恩来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2、隋唐宋漕河的疏凿与漕运、盐运的发展 3、民族英雄关天培 风俗民情 2、博里农民画 1、淮剧 漕运者,水道运粮也。   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曾称雄一时,由此拉开了中国漕运史的序幕。   自隋起,隋炀帝大力开挖运河,发展江淮漕运,开凿、疏通了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长达1752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并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淮安楚州设漕运专署,总督天下漕运事务。宋时,朝廷在楚州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明清在楚州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筹运工作。清道光年间,漕弊积重难返,河政败坏,运河淤塞,漕运处于瘫痪状态,日趋衰败,最后全线断航。 隋王朝为加强隋朝建立帝都长安与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的联系,扩大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开始进行南北大运河的修浚工程。“隋文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进军江南,兴兵伐陈,为运兵运粮,重新疏通邗沟西道,改名山阳渎。”此山阳渎即南北大运河江淮河段的前身,它大致自楚州之山阳,南行经今宝应、高邮、江都至扬子入江。即南起扬州,北至山阳入淮的一条水道。文帝疏凿的山阳渎,实际上是以东汉陈登所凿的邗沟旧道为基础,加以拓宽、凿深、取直而成。 社会 重疏会通河,是明代在治运事宜上一桩明智措施。元时会通河已渐壅阻。永乐十三年(1415年)采用当地官员向英的建议,在山东东平县戴村和(土罡)城两处建坝,将汶水和沿线泉水、溪水全部汇集起来,引到运河分水岭南旺,并在南旺建闸分配水量,南旺向北流至清河的占十分之六,向南流至济宁的占十分之四,以保证运河南北的水源。由于南旺南北地势高差大,河道城度陡,为降低水速节制水量,在南旺北段建闸17座,南段建闸21座,以保证漕船能顺利通过分水岭南旺。至此,南北3千多里大运河得以畅通,年漕运量最高竟达500多万石。 周恩来(1898-1976年)?? 字翔宇,幼名大鸾,笔名飞飞,曾化名伍豪、周少山、冠生、大美、维思、赵来、陈广、林庚汉、胡必成、斯德列里措夫等。楚州淮城镇人,祖籍浙江绍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淮城驸马巷内。他在襁褓中承嗣给小叔父,四五岁时,从嗣母陈氏认字、背诗。光绪三十二年随父母、嗣母迁居清江浦外婆家继续读书。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后,周恩来返回楚州。时家道败落,他开始帮助料理家务,照顾幼弟,经常出入当铺变卖家财以糊口。宣统二年(1910年)夏,周恩来应四伯父之召,离楚州去辽东,入沈阳东关模范小学读书,后进天津南开学校就读。民国六年(1917年),赴日本留学。两年后回国,参加五四运动,为天津学生界领导人之一;与郭隆真、邓颖超发起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主编刊物《觉悟》,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活动。民国九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又到德国留学。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 文才出众 而在故乡 受到人们的赏识, 认为他 科举及 “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45岁才考上一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行徒的笑骂。这种种遭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 民族英雄关天培 林则徐和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历任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率领清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41年2月25日在广州虎门靖远炮台与英军作战中以身殉国。    关天培是我国海防建设的先驱之一。在他就任广东水师提督之前,广州海防形同虚设。1834年9月。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