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以少年时代的亲身经验.pptVIP

本文节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以少年时代的亲身经验.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节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以少年时代的亲身经验

習慣說 劉蓉 一.題解 本文節選自養晦堂文集。作者以少年時代的親身經驗,說明習慣對人有很大的影響,並藉此叮嚀讀者:在事情剛開始始就要謹慎,由此養成良好的習慣。說理精要,發人深省。 二.作者 劉蓉,字孟容,號霞仙,清湘鄉(今湖南省縣鄉)人。生於仁宗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0六年),卒於莫穆宗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年六十八。曾任陝西巡撫,平定回亂。著有養晦堂文集、思辦錄疑義等書。 三.分析 1.本文是篇說喻類論說文,作者舉例論述「學貴慎始的道理。 四.結構 2.文章結構:前三段用順敘法,記敘小時後的親生體驗此為引事入提法。以敘事主,只敘述事實,不加議論,正是「即事而窮理」的做法。末段是說理,並提出主題作結。 3.文中最後一句話──君子之學貴慎始,是前文的主題,也是全文的結論。 五.修辭 (1)省略:「蓉(於)少時」、「讀書(於)養晦堂之西篇一室」、「足履(於)平地」、「君子之(於)學貴(於)慎始」、「何以(治)天下國家為」。 (2)倒裝:「一室之不治」是「不治一室」的倒裝;「之」是助詞,表賓與提前。 (3)排比:「俛而讀,仰而思」。 五.修辭 (4)設問:「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 (5)譬喻:「如土忽隆起者」、「而漥者若平」。 (6)感嘆:「噫!習之中人矣哉!」 (7)敘事句:「君子之學貴慎始」。 (8)同意複詞:「浸淫」。 (9)疊孕複詞:「讀書」。 六.文意 1.「俛而讀,仰而思;思而弗得,輒起,繞室以旋。」此指嘔心絞腦,搜索枯腸。前兩句代表作者學思並重的讀書態度。 2.書房的徑尺窪地,所以會「浸淫日廣」,乃因每日踐踏,不斷坍塌。 3.「室有漥徑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礩焉;既久而遂安之。」此乃人之常情,習慣成自然。  六.文意 4.「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此句話的意境同於觀微知著,以小見大,也是責備語氣。 5.「後蓉履其地,蹴然以驚。」這是因為習於原來漥地。 6.「己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這是說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六. 7.「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履平地,不與漥適也;及其久,而漥者若平。」此句含義同於「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8.「君子之學貴慎始」這句話的含意同於「好的開始試成功的一半」。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