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蓝本问题考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歧路灯》蓝本问题考辩

《歧路灯》蓝本问题考辩 ——兼论《型世言》与《歧路灯》之关系 刘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作者简介:刘洪强(1974—),男,山东新泰人,讲师,博士。 摘要:《歧路灯》的创作并非只参考了明代《型世言》中的一些情节,它至少还汲取了宋代沈俶《谐史》中的“四明戴献可”篇的养分,“四明戴献可”中的义仆“杨忠”与《歧路灯》中的义仆“王中”的名字十分相似就是最大的确证。因此,《歧路灯》曾经参考过《谐史》与《型世言》,但《型世言》在国内“佚失了近四百年”,李绿园看到是应该是《型世言》改编本——《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与(别本)《二刻拍案惊奇》等。 关键词:《歧路灯》;《型世言》;《谐史》;蓝本 一、《歧路灯》的蓝本 段江丽先生指出:“《灵台山老仆守义合溪县败子回头》‘入话’概述了汉时李善、元时刘信甫于危险中救护幼主的故事。‘正文’的故事可以说是《歧路灯》的缩写。”[1]170刘铭师兄的《〈歧路灯〉的故事渊源考》[2](下简称《渊源考》)指出了清代著名小说《歧路灯》的故事来源,认为主要来自明代小说《型世言》第十五回《灵台山老仆守义合溪县败子回头》(下简称《败子回头》),这是正确的,但由于古代小说流传的复杂性、来源的多源性等原因,笔者发现《歧路灯》在创作中还参考了宋沈俶《谐史》中的“四明戴献可”,其全文如下: “四明戴献可者,疏财尚气,喜从贤士大夫游处,而家世雄于财,凡客至必延款,士闻风而归者,皆若平生欢也。献可死,止一子伯简,年十八九,未历世故,瀑承家业,用度无艺。里中恶少因得与交狎邪,不数岁破家,止有昌国县鱼盐竹木之利尚存,旧仆杨忠主之。自献可无患时,出纳无纤毫欺。伯简家业既荡,独忠所掌犹可赖为衣食资,遂往焉。忠拜哭尽哀,日与妇共事之,籍其资财之簿以献。伯简大喜,谓我固有之物,仍复妄为。其游从辈闻之,又欲诱荡焉。杨忠哭谏不顾。一日伯简与其徒会饮呼蒲,忠挺刃而前,执其尤者,捽首顿之地,数曰:“我事主人三十余年,郎君年少,尔辈诱之为不善,家产扫地。幸我保有此业,汝必欲荡之,靡有孑遗耶?我断汝首,告官请死,报吾主人于地下。”又大叱令伏地受刃。其人哀号伏,请自今不敢复至,杨忠噤咽良久,收刃却立曰:“尔畏死绐我耶?”其人号曰“请自今不敢复至。”忠曰:“如此贷尔命,再至必屠裂尔躯。”遂出帛数端曰:“可负此亟去。“其人疾走。忠遂挥涕谢伯简曰:“老奴惊犯郎君,自今改前所为,但听老奴尽心力役,不二三年,旧业可复。不然,老奴当即日自沉于海,不忍见郎君饿死,以贻主人门户羞也。”伯简惭泣,自是谢绝群不逞,修谨自守,一听忠所为。果数年尽复田宅,忠事之弥谨。 吁!忠其贤矣哉!真不负其名矣,其视幸主人之祸败从而取之者,孰非忠之罪人乎”![3]161―162 事实上,张安峰先生在《〈型世言〉素材来源(二)》已经指出“四明戴献可”就是《败子回头》的素材来源[4],刘铭师兄指出《败子回头》是《歧路灯》的故事渊源,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说,“四明戴献可”就是《歧路灯》的蓝本。但是,正如《吕氏春秋·察今》所说,“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所以“四明戴献可”与《歧 路灯》的关系决没有这样简单。 《渊源考》中列出的《败子回头》与《歧路灯》的相似的大部分细节可以在“四明戴明可”中找到,兹不赘述,这证明“四明戴献可”与《歧路灯》确有渊源关系。但是,如果 “四明戴献可”的内容完全被包含在《败子回头》中而没有任何特点的话,本文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最多就是《渊源考》找的源头不正确罢了。细读文本,我们发现,“四明戴献可”虽然是《败子回头》的素材来源,但两者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四明戴献可”有些地方与《歧路灯》极似,《败子回头》里却没有。张、刘二人仅就其中的两篇文章进行讨论,没有把这三篇文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是,三者相互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正如张安峰先生说:“沈实事不见书载,杨忠事与小说情事相类,疑作者据沈实敷衍成篇。”[4]张先生的怀疑很有道理,这三者之间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 下面来比较“四明戴献可”与《败子回头》、《歧路灯》的异同。第一,义仆在“四明戴献可”中为“杨忠”,在《败子回头》中为“沈实”,在《歧路灯》中为“王中”。这“忠”与“中”就显示“四明戴明可”与《歧路灯》关系非同一般,汉字如此之多,都命名为“忠”或“中”,这说明绝不是巧合。进一步说,杨忠与王中的音是非常接近的,因为杨与王韵母相同,都为ang。我们看,“四明戴献可”说“忠其贤矣哉!真不负其名矣”,表明作者起名“杨忠”是有意义的,而这个细节在《歧路灯》中得到了凸现与强化。“王中”后来改名“王象荩”(其实为王中,字象荩),使名字这一含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发。《歧路灯》第五十五回曰:程嵩淑道:“他这样好处,虽古纯臣事君,不过如此。我竟与他起个号儿,叫王象荩何如?”[5]513把王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