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四期.pdf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四期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四期】 壹、前言 在神話學(1)的研究範疇上,東漢王充(2)的《論衡》是一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亦 即舉神話為例以駁斥神話的著作。他用所謂實證主義的精神,以「疾虛妄」(3)為推論原 則,對漢儒所提出的、「天人感應」、「讖緯災異」、「五行術數」、「鬼神禁忌」等詭譎迷 信的事物,都予以反對。這也正好讓我們有了一個反向思考問題的機會。誠如近人袁珂 在《中國神話史》(4) 中提及: 東漢時代有一部在學術思想上大放光芒的哲學著作,就是王充的《論衡》 。王 充生長在那個天人感應之說橫行、讖緯之書充斥的迷信妖妄時代,同時又是 天文學研究初步取得成效的時代。他著書的宗旨,就是要疾虛妄。可惜不能 分清神話和迷信的界限,往往把原屬神話的東西也當作是迷信一概加以反 對。當我們看見他在引用一段神話材料之後(如共工觸山),不惜連篇累牘, 一本正經地予以辯斥和攻擊的時候,──一方面固然讚賞他鬥志的勇果,另 方面卻也不由不嘆惋他看錯了對象。王充在這方面的哲學辯論雖然效果不 大,但因其廣徵博引、態度嚴肅,卻也在無意中替我們保存了許多可貴的神 話材料。 又說: 王充都從「疾虛妄」的唯物主義求實精神出發,把虛妄和迷信和 「虛」而非「妄」 的神話一併反對了。但從它廣徵博引的材料(其中也確有不少是屬於迷信虛妄 的)中,卻又幸而替我們保存了許多可貴的神話材料。 《論衡》保存的神話材 料之多,在哲學著作中僅次於《淮南子》。這或者並非作者的始料之所及;客 觀上無形中他竟從摧毀神話的立場轉變到擁護神話的立場來了。 所以就神話學的觀點而言,這種懷疑精神,彼此是有些相悖的。過去,在神話學的研究 上,比較重視先秦資料,而忽視漢代資料,其實這想法不能算錯,因為先秦資料去古未 遠,藉以探討初民的樸實思維,自有它的可信度;但在研究神話的演變而言,又豈能缺 漢代,而直尋魏晉,就目前而言,代表漢代典籍的資料,唯獨《淮南子》一書為人所重 視。所以為拓寬神話學研究之視野,為神話學作歷史研究,尤其它的「反傳統」論見, 都足證《論衡》是一部在神話學研究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2 《論衡》的神話觀解析 基本上,王充對「神」的解釋應該是指「精氣」之「神」而言。他在書中提到「神」 的觀念,約略有下列文字: 天地之間,恍惚無形,寒暑風雨之氣乃為神。<龍虛> 神者,恍惚無形,出入無門,上下無垠,故謂之神。<雷虛> 鬼神,荒忽不見之名也。<論死> 人死精神升天,骸骨歸土,故謂之鬼神。<論死> 鬼者,歸也;神者,荒忽無形者也。<論死> 神者,渺茫恍惚無形之實。<知實> 夫鬼者,神也。<祀義> 從以上論述可以歸納出,王充把「神」的詮釋界定在「恍惚無形」之義。也即所謂的「精 (5)此所謂的二神,實際也即陰陽之氣, 神」,與<淮南子‧精神篇>陰陽二神說是相近的。 正代表了漢人對天地始生的矇昧概念。這種觀念最早應該源於<楚辭‧天問>。(6)還停 留在神話形成的啟蒙無知時代,必有待於<莊子‧應帝王>篇,才形成神話的雛型。其 云: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 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 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而渾沌死。 這時才把哲學性的解釋中增添了神話的架構。所以基本上,《論衡》對「神」的認知還 停留在精神的階段,與神話中的「神」是有差距的。因此凡可圖像以表示的,在《論衡》 中都視之非「神」,如他在<雷虛>篇中駁斥「雷公」之不當為神,所持的理由其一就 是「如無形,不得為之圖像;如有形,不得謂之神。」正是此種觀念下所形成的。 貳、駁斥神話的思維方法 王充《論衡》一書的作意,原本是想藉「疾虛妄」的邏輯辯證以駁斥虛妄材料之不 可信,因為在王充的想法中,「神話」是虛妄的,當然被列入駁斥的對象之一。所以「神 話」在該書中的地位,也只不過是被引用的材料或例證而已。今就其駁斥的方法,分述 於下: 3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四期】 一、用「異類不能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