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营销计划书精选.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米手机营销计划书精选

小米手机营销策划书第一部分 执行概要第二部分 市场分析规模口碑传播和饥饿营销让小米被业界看好小米依托高性价比的配置和强大的影响能力,迅速完成了一个新的手机品牌的建立,小米手机的团队比国内其他手机的团队更加互联网化。小米建设了在线用户和粉丝社区,同时将渠道完全电商化,实现了规模口碑传播和饥饿营销的基础铺设,加上其高管团队过去就是行业明星,小米创立之初就被IT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们给予极大的关注。到目前已经售出二三十万部小米手机,不到半年的时间,而且多数是在线排队预订。苹果实现了粉丝在实体店的排队,小米则在线上实现了排队,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饥饿营销”放大了电子销售渠道的相对优势但在长期仍存在问题在销售渠道上,小米坚持选用电子渠道作为其唯一的销售渠道,而当前随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定制机的相继问世,小米也真正实现了流通渠道的多元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单纯依靠网络销售的模式的确为小米省下了不菲的渠道营销费用,而这种多频次“饥饿营销”的模式又放大了其渠道的相对优势。从小米手机2011年9月5日开始首批预订到2012年1月11日第三轮开放购买,小米手机的线上销量堪称“业界奇迹”:首轮开放购买三小时售出10万部,第二轮开放购买3.5小时售出10万部,第三轮开放购买9小时售出30万部。小米的线上销量就像是在“放卫星”一样刺激着所有米粉、媒体、传统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的神经,与手机产品销量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米粉数量的快速激增。小米公司负责电商业务线的副总裁黎万强透露,目前小米手机论坛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00万,日独立访客超过55万,日PV超过660万,发帖总数超过3400万。近日,小米科技再次宣布第5轮10万台小米手机开放购买将于3月17日再次启动。 智能时代颠覆了此前手机行业依靠成本差赢得用户的发展逻辑,真正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研制的产品才能被市场认可。小米手机的成功说明了这一点,而作为一个想要参加长跑的运动员来说,小米的竞赛或许才刚刚开始。团队规模过度扩大或导致资源浪费最近,小米声称将建设千人规模的电商团队,并由副总黎万强负责电商方面。可以想一下如果只卖小米手机就算一年卖出200万部,也用不着这么大的电商团队规模。有人认为小米手机周边产品也难以支撑这么大的电商团队,哪怕500人规模,也够大的,除非生产商不给他们进行组装。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发展,但是小米进入二三线城市难度较大,而三星、诺基亚手机在国内智能机市场依旧是绝对领导者,小米品牌尚嫩,还不足以全面和三星等巨头抗衡。只专注“发烧”使小米面临边缘化风险从小米产品端来看,小米定位于发烧友手机,核心卖点其实是高配和软硬一体。但这种定位似乎是一个“伪定位”。小米定位于“发烧”,把手机一个简单的产品复杂化了,会让部分用户望而却步。当各大传统著名手机厂商和品牌疯狂推出创新机型,并大肆宣传时候,小米除非有颠覆性创新才能打破市场包围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仅仅靠几个数码发烧友是撑不起庞大的开发成本和电商成本的,绝对市场确实很大,但相对竞争优势却并不明显,更何况有三星这样的生产配件自给率很高的对手。“米聊”对中国用户不普遍适用,敌不过腾讯小米手机默认使用谷歌邮箱gmail通讯录同步,这对于少数IT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中国大众更多的还是使用腾讯邮箱和网易邮箱。但网易一贯地磨蹭风格跟不上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反而腾讯邮箱无论在pc端还是手机端都有良好的设计和用户反馈。同时,腾讯还大力推广自己的QQ通讯录、QQ管家、微信等手机应用,由于手机QQ安装量巨大,腾讯其他应用有自己的大规模推送渠道,腾讯的野心不言而喻,那么小米手机对此有多大地抵抗能力呢?腾讯最大的资产已经不是流量和安装量,而是海量有社交图谱的用户,打开我的小米手机默认通讯录,头像大多数是空白,由于访问不稳定,大多数用户gmail用的越来越少。反观QQ通讯录确实头像几乎不存在空白,这带来的社交体验差异是巨大的。米聊现在已经和微信不是一个量级的产品,也没有能力完成亿级的用户覆盖,小米手机和其他安卓智能手机一样,最核心的通讯录、即时通讯、kik类、mail等应用基本上会腾讯全面占领给雷军和小米的建议建议两位前辈加大开放平台投入,没有庞大用户体系的手机只能是移动互联网的皮,如果不整合雷系的用户资源建立统一登录系统和用户中心,那么,无论卖出多少小米手机,小米都与移动互联网无关,凡客、金山等都有较大量的用户。整合用户中心、构架云服务增值业务空间、手机支付工具是小米能否成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体系的核心。如果腾讯、百度、阿里、网易等巨头都出品牌手机,基础应用争夺战激烈可想而知。而硬件是最容易被颠覆的,pc互联网入口3Q大战,移动互联网上也是争夺入口。第三部分 SWOT 分析S:1.轰动效应:小米善于在市场上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从而得到自己的成果,而且他们关注由于发售这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