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医学,诊治,治疗,中医,西医,超声波,内科,外科,骨科,药理学,针灸

美味方丈记 [日]陈舜臣 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为陈舜臣夫妇谐趣美食对谈集,书名“方丈”二字源自《孟子》里的“食前方 丈”一句与日本平安时期著名歌人鸭长明的作品《方丈记》,在本书意指“餐桌的大小” 。作者以大家较熟悉的各种中式、日式食品为引子,在中日历史的渊源和对比中,深入浅 出地将饮食文化娓娓道来。例如,古代的中国人也吃生鱼片,为什么生鱼片后来就从主流 饮食中消失了?为何说厨房是人生修行的最高场所?哪些食物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陈舜臣夫妇的俏皮对话,让人想起钱锺书夫妇的温馨生活。本书还多处介绍陈氏私房 菜谱,不乏实际操作性。 目录 君子远庖厨 新年到,请吃甜 女强人西太后与宫廷宴 “点心”够正点 虚构的“百花双瞳” 凉菜头牌数海蜇 背黑锅的生鱼片 鱼翅,吃的是鲨鱼的勇猛精力 赏味何需“知识” 无“参鲍翅”不成宴 鸡恩人与鲍恩人 “广大教主”--猪肉 摄取猪身上的精华 哀猪全无立足之地 制作干猪肝的秘法 被禁的美味--三钱乌冬面 “拉面”的语源 来一碗挂卤中华面如何? 抚慰人心的食物 古代牛肉也是大餐 厨房乃人生修行的最高场所 夏日风物诗的回味 消暑的凉粉 正文 编辑推荐 卖点 1、本书为陈舜臣夫妇美食对谈集。日本文学大家陈舜臣在本书中展现出不同于俏皮 轻松文字,从宫廷饕餮到民间小吃,从闽南美味到冲绳海味,从古代饮膳到现代食客 ……陈舜臣夫妇娓娓道来,读起来,让人想起钱锺书夫妇的温馨生活。 2、陈氏私房菜谱一一曝光,其中不乏操作性,让喜爱美食的读者在一饱眼福的同时 也能动手尝试一饱口福。 3、既谈饮食也谈文化,既有家长里短也有风俗民情,将“食前方丈,滋味求心”的 意蕴展现无遗。 正文 新年到,请吃甜(1) 新年到,请吃甜 吉利的“长生果” 日本人关于新年有很多第一次,例如新年第一场梦、新年第一次笑、新年第一天一早 去寺庙祈福……那么,新年第一顿饭要吃什么呢?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一定要吃甜食 的。中国人过新年的时候,无论去谁的家里,主人都会端出盛满蜜饯糕点、糖果、巧克力 的盘子,说道: “请吃甜!” 这时,您可不要客气,拿一个尝尝吧! “甜言蜜语”这个词,总给人一种贬义的感觉。对于想向上爬、想挣大钱的人来说, 这种巧妙说服他人的技巧很重要。于是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吃甜的东西就能够获得这种才 能,因为那样就能说出“甜言蜜语”。 不过,这种说法不免有点牵强。日语里也有这样的现象。“痛苦”的“苦”和味觉上 的“苦”用的是同一个汉字。如果吃与苦的味道相反的“甜”的东西,这一年就能摆脱 “苦”的纠缠。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老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 新年讲究各种好兆头。为了图吉利,一般是用落花生煮甜羹。 落花生又名“长生果”,即延年益寿的果实,因此甜甜的花生羹,也应该是很吉利的 食品。 材料选用生花生,先焯水去皮。这一道工序也许有点儿费劲,不过为了做出亲自动手 的味道,这点小麻烦还是应该忍一忍的。然后,跟熬“善哉”的要领一样,用微火将花生 煮到酥烂的程度,其间加入白砂糖。我们家一般都是熬好满满一大锅,想吃的时候就盛出 来,让人看了满心欢喜。 正文 新年到,请吃甜(2) 被称作中国药用博物之集大成者的《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1578年刊行)并没 有关于落花生的记载,因为在十六世纪的时候,中国还没有这种植物。 乾隆、嘉庆年间刊行的《本草纲目拾遗》则出现了落花生的记载: 落花生,一名长生果……出外国,昔年无之……康熙初年,僧应元往扶桑觅种寄回。 “扶桑”指的就是日本。 然而,日本人却将落花生称作“南京豆”,仿佛是从中国传来的一样。要让中国人说 的话,落花生应该是“日本豆”才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据称落花生原产于南美,因此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从外国传入的舶来品。 到底还是为了图吉利,于是在中国,人们把“落”字去掉,一般把它叫做“花生”, 大概是谁也不想“落第”、“落马”或“名落孙山”吧! 海参烹饪是厨艺的试金石 在中国,落花生还可以叫做“花生肉”。明明是植物,为什么说是“肉”呢?也许是 因为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吧。 僧侣、素食主义者吃花生,就不

文档评论(0)

s132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