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医学,诊治,治疗,中医,西医,超声波,内科,外科,骨科,药理学,针灸
一、针灸
(一)毫针法
1、进针手法
进针时,左手应按压在穴位周围的皮肤上,这样既可固定穴位,减轻疼痛,又可以挟持
毫针,使针身挺直,易于进针。
(1)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指甲,垂直切压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贴指甲边
缘,迅速将针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刺入应达到的深度(图24)。短针时多用,大部分体穴
用这种方法。
(2)夹持进针法:先用酒精棉球裹住针尖,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图25)。此法在
肌肉丰厚的部位,需要长针时应用。
(3)提捏进针法:左手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刺入(图26)
。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表部位(如面部)。
(4)舒张进针法:左手拇指、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旁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
针刺入(图27)。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如腹部)。
2、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穴位,适用于人体的大部分的穴位,尤其肌肉
丰厚的部位。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刺入穴位,适用于皮肉较浅、内有重要脏器的
胸、背部位或骨骼边缘的穴位。
(3)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刺入穴位。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头、胸、胁肋
部。
3、行针手法
(1)提插: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上提下插。提插幅度
大、频率快的,刺激量就大;提插幅度小、频率慢的,刺激量就小。
(2)捻转: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捻转幅度大频率快的,刺激量就大;捻转幅度频
率慢的,刺激量就小。
针刺手法除了最基本的提插捻转外,常用的辅助手法有刮柄法、弹针法、震颤法。刮柄
法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针身,使针固定,右手拇指抵住针尾,用食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
动针柄,以增强针感。弹针法是以手指轻弹针柄。震颤法是以拇、食、中指夹持针柄,用
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使针身发生轻微震颤。
(3)得气: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患者所感到的酸、麻、重、胀,操作者则有针下沉
紧,如鱼吞钩之感。得气是经络气血对治疗的应答反应,是补虚泄实,调整气血的基础,
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如果行针时,医者针下松、虚、穴、滑,这是气未至的表现(不得
气),可能与下列因素菜关:
①体质虚弱;
②精神抑郁消沉;
③取穴不准;
④进针、行针角度不正确;
⑤患者体位不当;
⑥气候寒冷、潮湿,令人不适。如果属于体质虚弱,则可以采取留针、温灸、按摩、提
插捻转等方法激发经气。
4、针刺的补泻 主要针刺补泻手法见表7。
表7 主要针刺补泻手法简表
补泻名称 补 法
泻 法
提插补泻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
幅度小,频率慢 幅度大,频率快
捻转补泻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
较 轻
较 重
疾徐补泻 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开阖补泻 出针后揉按针孔
出针时摇大孔
迎随补泻 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 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
经而刺 经而刺
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平补平泻 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5、留针与出针 进针行针后,将针留置穴位不动,以加强针感,留针时间多为10~20分
钟。
出针时先以左手拇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
后将针迅速拔出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出完针后,应检查针具的数量,以
免遗漏,造成事故。
6、注意事项
(1)过度饥饿、疲劳、紧张者不宜针刺。体弱者不宜强刺激,可采取卧位。
(2)经常检查针具,剔除生锈、变钝、带钩的针具。
(3)有皮肤瘢痕、肿瘤、溃疡、感染的部位不宜针刺。
(4)妊娠期、月经期不宜针刺入腹部、腰骶部腧穴。
失眠
一、主要表现
失眠是指至少连续3周以上不能经常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轻者就寝之后难以入
睡,或是补救时醒,或补救后易醒,醒后难以再补救,甚至彻底不眠。失眠对形神美容影
响很大,实际上许多美容问题,比如精神委靡,目光暗淡,脱发,皮肤晦暗无光泽,面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企业财务管理专题研究:成本控制.docx VIP
- DB3210T 1206-2025 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管理规范.pdf VIP
- 2024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精编知识点(新教材).doc
- 励磁培训书(第4版最终版)精品.docx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前冲刺)】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ppt VIP
- 2025杭州市房屋租赁合同(官方范本).docx VIP
- 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第七版)课件 第1章 总论.pptx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