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第二期
(总第2期)
2010年12月1日
▊各抒己见
对我县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其原因的分析
近几年,全县积极稳妥的推行教育改革,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行,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正常合理的流动,教育目标管理体系、督导评估制度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可以说是全县学校一盘棋,一心一意谋教育,齐抓共管促发展。应该说,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纵向比较,全县各学段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但与周边市县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由于我县教师对课改的理解认识不足,对课改命题的思路、方向不够明确,导致每年的六年级检测、中考及高考的质量都很低。回顾我县“十一五”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始终徘徊在红河南部六县的末位,教育教学质量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学生家长的期望相差甚远。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全县各学段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小学学段:
一、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很不均衡。纵观全县小学教育教学,由于师资匮乏、条件简陋,全县小学发展极不均衡,有的乡镇小学教育发展很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乡镇教育发展滞后,教学质量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表现在:
(一)城乡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内学校由于条件的相对优裕和区位优势,在师资力量、生源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都是比较优越,再加上经常性的开展活动,学生接受多方面的知识与信息,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中丰富自己,因而学生的学习基础也比较厚实。而农村学校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教育发展相对缓慢,虽然经过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经过了布局调整,教育教学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教学仍然处于艰苦的岁月。
(二)全县乡镇小学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就全县农村学校来讲,农村学校之间发展也出现很大的不均衡现象。有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一直很好,教学质量很高;有的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滞后不前,有一些乡镇小学教育十几年如一日,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大量的简旧的复式班与复式教学,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教育还停留在遥远的过去。当然这种状况从客观上讲与各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农村环境的优劣等有很大的关系,但更多的需要学校不断努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只要全县上上下下都重视起来了,都行动起来了,有这么一股努力的气势,教育教学质量当然就能够得到提高。而有的学校教学质量波动很大,抓了这丢了那,没有形成很好的全方位的观念意识,没有对自我的教育教学状态进行整体分析,往往是盲目冲动的大干死干,加班加点的上课复习,这么做,劳苦而功不高。同是乡镇学校,客观条件都差不多,为什么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原因在哪?这里要求学校要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摸清自己的家底,再找对策,对症下药。
(三)区域学校内部发展也不均衡。同一校区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班级之间的教育教学也呈现不均衡现象。造成跛腿班级与拖腿学校。在教学检测中,会出现一个乡镇学校某一个教学点,或者某一个班,教学成绩很不理想,同一乡镇学校内出现这么大的差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能力问题、态度问题、还是学校资源配置问题?区域学校内部发展不均衡,至少说明课堂教学有着严重的缺陷,一至六年级的教学并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去的。
二、小学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
(一)教师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了几十年书,由于缺乏学习与积累,教师脑海里就仅存小学课本中的一点知识、一点文化。由于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上起课来老牛拉车,坑坑拉拉,零零散散,空空洞洞。教学没有效益,更谈不上教学艺术。
(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没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没有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上课还是满堂灌、满堂问。以为教学就是把书上的知识灌给学生就行了。导致教学不是激励学生的发展,而是抑制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教研能力非常薄弱。村小学校教师普遍的教研意识不强,很多村级小学根本就没有从事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大多数分散的农村小学由于地处乡村,条件落后,教师进修的机会少,再加上农村学校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的限制,可供老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导致老师只是埋头教死书,教研能力薄弱。
由于是这样一种现状,再加上长期乡村小学的教学无人问津。导致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机械僵化的教学,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导致整体上形不成教学研讨的浓厚氛围,也导致教师自身工作、生活的萎缩、思想的倦怠、心龄的老化,变得没有朝气,不能展现出很好的精神风貌。
三、小学教育教学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
(一)教学设施上的薄弱。硬件不硬,软件不软,村校危房四起,教学学具是零,农远工程配备的彩电为防盗只得寄存在教师家中,更谈不上学生开展活动的活动室。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我县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队伍存在整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2020平面设计实例教程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原卷.pdf
- 30题保险理赔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 VIP
-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预习卡.pdf VIP
-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劳动预备 课件(共两课时40张PPT).pptx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