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 主讲人:王青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选用教材: 高鸿业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参考教材: 1、姜志德主编《宏观经济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武拉平等主编《宏观经济学》,2004第一版 3、徐康宁等编著《宏观经济学MBA》,2003年9月,第一版 4、[美]欧文·B·塔克(Irrin B.Tucker)著《现代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5、[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著《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6、王秋石主编《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7、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8、[美]罗伯特·E·霍尔等著《宏观经济学——理论、运行和政策》 9、[美]托马斯·F·德尔别尔格《宏观经济学》 10、潘群儒编《宏观经济学基础》 11、刘富华等编著《宏观经济学》 12、侯荣华等编著《西方经济学》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没有努力的人是世界上后悔的人 ——不要做一个后悔的人。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因为掉了一颗钉子就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就毁了一匹战马,毁了一匹战马就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就丢了一座城池,丢了一座城池就输了一个国家。 因为睡了一次懒觉就有了一次迟到,有了一次迟到可能就丢了领导的一个好印象,丢了一个好印象就可能丢了一个职位,丢了一个职位就可能丢了一个CEO。 不论是富有的家庭还是一般的家庭,甚至是贫困的家庭,父母都在为子女成才流汗甚至流血,但他们是不会告诉子女的,因为他们是想让子女无忧无虑的学习,将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成功的事业! 作为子女一定要体谅父母的用心和辛苦,每做一件事都要思考是否对得起父母,父母为子女流汗、流血,但一定不要让父母再流泪! 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想后果,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古典宏观经济思想 第三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如何学好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一般认为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费里希(R.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而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 宏观经济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即他研究的不是经济中的个体,而是经济总体,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体经济学或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被称为个体经济学或个量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认为是既定的,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 3、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通过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这一理论的运用。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4、宏观经济学进行的是总量分析。总量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诸如国民收入、总就业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储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量等,总量分析就是研究这些总量如何形成以及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总体是由个体形成的,具有个体的某些特点。如某个家庭在汽车市场上购买汽车是个体行为,但如果所有家庭都购车,则为总体行为;一个企业增加投入是个体行为,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增加投资,则为总体行为。那么,家庭购车可以反映其他家庭购车消费特点,一个企业投资大致可以反映全社会投资的某些状况;但宏观经济学的总体分析决不是个体分析的简单相加,由个体到总体会出现新的变化(量变到质变)出现“一加一不等于二”的情况。 如体育馆里坐着观赏球赛时,如果有一个人为了看清楚些,就站起来,开始它可一览无余;但其他观众效仿都站起来,大家就会彼此遮挡,视野和原先大家坐着时的效果一样或更差。这时,如果有少数人先知先觉地意识到这种情况的荒谬或者站的腿酸了,就会坐下来,大家效仿逐渐都坐下来,则又回到原来的坐着的状态。 单个家庭购车不会引起价格变化,所有家庭购车就会引起价格变化;一个企业投资不会引起货币、利率的变化,所有企业投资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