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多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docVIP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多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多祝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本节目标】 1.列举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和班禅,设住藏大臣和伊犁将军,进行多伦会盟,建立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史实。 2.了解并归纳出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3.认识清初的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通过收集历史上中央政权加强对西藏、新疆地区管辖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2.通过看图、分析材料,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感情渗透。 4.由历史联系到现实,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和平定叛乱等史实,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看本质,如清军在平叛中获得人们支持并取得胜利,认识到分裂国家行为不得人心。 3.我国现在的版图是通过祖祖辈辈用血泪,长期斗争捍卫而得到巩固,任何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都要坚决地反对并打击,“来而不往非礼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等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的理解。 【课前预习】 1.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1690年 战役,康熙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叛乱。 (2)18世纪中期,乾隆平定 叛乱 。 (3)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乱后设置 将军来管辖新疆地区。 2.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 ”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 ”的封号;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1727年开始设置 ,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乾隆时,制定“ ”制度。 3、对 和 管辖:设立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 清朝还实行减免赋税,通过 、 等方式,并修 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4、在课本第113页,了解清朝的疆域: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北接西伯利亚;西北到巴勒喀什池;西跨葱岭;西南以喜马拉雅山为界;南达南海;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东临太平洋。 【我的疑惑】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有什么想不通或好奇的事情? 【课堂活动与探究】 导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戚继光、郑成功、康熙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最后一个皇朝,清朝是如何对内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请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的内容,在图中标记出清朝平定叛乱和加强管辖的地区位置。 (增强学生的空间认识感) 一、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知识点一: 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联合沙俄攻打北京。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的“驼城”。此后,清军进行了近70多年的斗争,终于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对外抗击外来侵略,对内镇压分裂国家的叛乱,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清朝兴盛的奠基者。 回忆上节课关于《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朝为什么要为了尽快结束东北战事而做出让步,原因在于不想两线同时作战,而使军队疲于奔命,耽误战机。那么第二线在哪里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就会知晓。 针对训练一: 材料:在昭苏县(新疆)西南面苏木拜河东岸的格登山上,一座记载历史风云的石碑,巍然矗立。它就是著名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它是清朝为了纪念平定准噶尔叛乱这一历史事件,于1760年修建的。 请回答: (1)材料上反映的是谁要分裂国家? (2)在哪位皇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在哪场战役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的胜利? (3)清军用了70多年的时间去粉碎了叛乱割据势力,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知识点二: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地区起到了重大作用。 针对训练二: 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2.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 A.重新统一了蒙古 B.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C.稳定了西藏政局 D.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3.问题探究 材料: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杀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