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名词解释部分问答.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外模:生物体的外表部分在围岩上的印模,它体现了生物体外表的大小、形态和纹饰 2.化石物种:具有共同形态特征,构成一定居群,居群具有一定生态特征,分布于一定的地理范围的化石组合。 14.内模:生物体的内面在围岩上的印模,它反映了生物体内表面的大小、形态和纹饰 15.遗迹化石:是指地史时期的生物在沉积物中所保存下来的活动时的遗迹或遗物。可反映生活方式、生态,有些也是标准化石 16.遗传:在生物演化过程中,能使生物性状稳定并保留下来的现象称为遗传。 17.广西运动:华南普遍存在的泥盆系与其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所指示的一次构造运动。广西运动体现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南的响应和具体表现,对华南大陆的演化和再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18.伊迪卡拉动物群:出现于新元古代后期的震旦纪的无壳后生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 19.陆核: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稳定地块。 20.地台:具有平整沉积盖层的稳定大地构造单元,通常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其间为大型的角度不整合面。 21.岩石地层单位: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地层体,即以岩性岩相为主要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 22.南丹型:一套暗色的含浮游生物的薄层泥岩、泥灰岩、泥晶灰岩和硅质岩,代表较深水滞流缺氧的微型裂陷槽沉积。 23.层型:是已经命名的成层地层单位或地层界线的原来或是后来指定的参考标准。是指特定岩层序列中一个特定间隔或一个特定点,它构成了该地层单位或被确定的地层界线的定义和特征说明的标准 24.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Ar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华北古陆核 25.小壳动物群:震旦纪末期出现、寒武纪初大量繁盛,个体微小(1—2mm),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群。包括软体动物门中的软舌螺、单板类和腹足类,腕足类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类型。 26.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带,是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的内容及其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以含有相同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相邻地层中化石有别的三维空间岩层体 28地层层序律:地层除了具有一定的形体和岩石内容外,还具有时间顺序的含义年代较老的地层在下,年代较新的地层叠覆在上。7种类型:(1)下垂式(2)下斜式(3)下曲式(4)平伸式(5)上斜式(6)上曲式(7)上攀式 3.头足类如何定向? 在直壳或弯壳中,壳的尖端为后方,壳的口部为前方;与体管靠近的一侧为腹方,另一侧称为背方。在平旋壳中,壳口为前方,原壳为后方,旋环外侧为腹方,内侧为背方。(P2) 4.化石的保存类型有哪些? 按化石保存特点不同,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1 实体化石:指地史时期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为生物遗体的全部或某一部分。多为骨骼部分。(1)未变质实体化石——这类化石很少见,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保存。他们一般没有经过明显的变化(氧化)。(2)变质实体化石——当生物被沉积物掩埋后,经过了明显石化作用而形成的化石。 2 模铸化石(Mold and cast fossil) 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痕、印模和铸形物等总称为模铸化石,据与围岩的关系可分四种类型:(1) 印痕化石—生物尸体在细粒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的痕迹,一般由软躯体生物所形成。(2) 印模化石(mold)——具凸凹壳的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留下的印模。包括外模和内模。(3)(模)核化石(Core fossil)—生物遗体内、外模形成后,生物硬体溶解,其他物质的再充填,便形成了“核化石”,可分为内核和外核。(4) 铸型——当外膜、内核形成后,它们之间的壳体溶解而被另一种矿物质充填而形成了形态逼真的“壳”3 遗迹化石是指地史时期的生物在沉积物中所保存下来的活动时的遗迹或遗物。可反映生活方式、生态,有些也是标准化石4 化学化石古生物体中的软体虽然遭受分解,但分解后的有机质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保存在地层中,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称之为化学化石。 5.物种的命名法则有哪些? 1).生物分类的各个单位名称都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来命名。2).从门至科级分类单位的命名,都采用单名法命名,并用正体字书写或印刷,第一字母大写。3).属级分类单位的命名(单名法)属的命名采用单名法,但属名要用斜体字来书写和印刷,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4).种级分类单位的命名 (双名法)种名采用双名法,它由本身的种名和它所从属的属名两个名字一起组成(属名+种名),属名在前,种名在后,都用斜体字书写和印刷,但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用小写。 6.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的区别? 原地埋藏,原地化石群:化石群成员与原来当地生物群成员基本一致;残留化石群:原生物群大部分保留成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