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结构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PDF

社会信任结构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信任结构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第33卷第4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3,No.4 2006年7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ly,2006 社会信任结构 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邹  勤 (四川师范大学 党委办公室,成都 610068)     摘要:社会信任结构的基本构架依托社会组织体系形成,是一个有着众多子系统和分层结构的大体系。 调查 发现,当今社会正面临全面的信用及信任危机。 社会变迁带来的暂时制度缺陷、社会转型期呈现的多元价值、市场 经济形成的非诚信空间等因素均与信用缺失有关,个人利益受损、个人情感受伤、个人人格因素均可能导致民众的 非信任心理。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全方位的信用体系,必须坚持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各部 门通力合作的原则。 关键词:信任结构;信用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4⁃0045⁃08     信用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良性发展 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才构成了今天的人类社会。 而 的必要前提。 任何一个社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都 社会又是由各种人群构成的组织体系,是一个由众 必须以讲求信用为基础。 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 多具有特定社会职能和社会目标的组织机构联结而 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必须讲求信用、信守承 成的大系统。 就其实质而论,社会信任则是通过组 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有序,有利于发展 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以及各组织体系 的社会环境。 中上、中、下各分层结构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社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带来的巨大社会变 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过程中,因一方讲求信用、信守承 化,社会的同质性逐渐减弱,异质性不断增强。 一方 诺而形成的另一方对其的信任态度。 在这种信任态 面,社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许多规范又来不及建 度中,既涵盖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因一方忠实地履 立,因而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组织及组织中个 行了承诺而形成的极高个人信用,又涵盖着这种高 人的行为失范,并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 社 信用带给另一方的对其的信任情感。 这种信用和信 会信用缺失必然会降低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个 任有时可能是双向的(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均信守 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从而引发整 了对对方的承诺,并由此而获得了对方的信任),有 个社会的信用危机。 时则有可能是单向的(即一方信守了对对方的承 一  社会信任结构的基本构架 诺,从而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并使自己有了信用)。 社会是人类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是各种错 究竟这种信用和信任关系是呈双向发展还是呈单向 收稿日期:2006⁃01⁃2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重点研究项目,本文作者为项目主研人员。 作者简介:邹勤(1976—),女,重庆人,硕士,中共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展之势,则应根据双方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双方互 2 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建立在人们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