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练习之炼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炼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威8~9题(8分)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 【注】①荧荧: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8.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此词描绘了秋暮时节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通过写红叶,寒溪、空山、万木、山峦参差、烟笼长堤、犬吠、鸡鸣、寒林村舍等意象,(2分)营造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2分)? 解析:对本题的回答要抓词中主要的意象,“红叶”说明是秋天,“寒溪”“空山”“万木”“烟笼”“十里陂”“吠犬”“鸣鸡”“灯火”,描绘出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山水田园景色;情感可通过“满”“空”“迷”等词语,再结合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常识来理解。 【思路点拨】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上题中的“寒溪”“空山”“吠犬”“鸣鸡”“灯火”等。 9.简析“一路空山万木齐”中“齐”字的妙处。(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重点考查炼字。 【答案解析】齐,布列(整齐)之意。(1分)一路行来,但见空谷寂静,遍山林木整齐布列。(1分)一个“齐”字,写出了木叶尽脱,山林空阔的暮秋山景。境界阔大,很有气势。(2分)? 解析:先根据词理解“齐”在此句的具体含义“布列(整齐)”,再说说本句的意思,最后说效果即可。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 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此词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 为什么?(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4分)①“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的字,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②示例1: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2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示例2: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2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1分); 附:鉴赏 (作品浅释:赵鼎是宋代中兴名臣,此词作于健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金兵南侵,而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着花。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晃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相送 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 注:何逊(?—520),南朝梁诗人。曾任建安王的记室并随之去江州,后回建康任安成王的幕僚,还兼任过尚书水部郎,中丁。母忧归,后在庐陵王幕下任职,再度去江州,不?%6?描述诗句的情景,最后说说诗句的情?%9??人为即将远行留赠送行者所作。 (1)请简要赏析前两句中的“已”“重”两字。(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重点考查炼字。 【答案解析】“已”,已经;“重”,更。长期作客在外已百感交集,独自远游千里更加令人惆怅。(2分)两句通过“已”“重”两字构成递进关系,突出表现了诗人长期漂泊异乡的惆怅孤独之情和对朋友的无限珍惜之情。(2分)? 解析:先回归诗句理解字意,再描述诗句的情景,最后说说诗句的情感。抓住“客心”“孤游”去理解情感。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