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诵读培训资料
小学经典诵读内容介绍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1-6年级)
一年级 第一学期:《三字经》、《弟子规》; 第二学期:《千字文》、《百家姓》;
二年级 第一学期:《笠翁对韵》; 第二学期:《幼学琼林》、《增广贤文》;
三年级 第一学期:《大学》、《中庸》; 第二学期:《论语》、《孟子》;
四年级 第一学期:《诗经》、《易经》; 第二学期:《礼记》、《孝经》;
五年级 第一学期:《老子》; 第二学期:《孙子》;
六年级 第一学期:《荀子》; 第二学期:《墨子》。
一年级:
《三字经》
一般认为《三字经》成书年代最早是在南宋末年,作者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他晚年隐居乡里,编写了一本《三字歌诀》,目的是教导本族子弟读书做人。后来此书风行天下,影响巨大。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编进《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推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全文虽然只有一千多字,却向我们讲述了极为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关系到诸子百家的传世典籍、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和帝王世系的承传变迁。书中还有二十多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教子有方、勤学苦读、立志成才的故事,还有读书学习的方法途径、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一部《三字经》就是一部最简明的中国历史提纲,一部最精到的中国文化史纲要,一门最通俗的传统文化入门指南。
《三字经》也可以说是一本古代教育专著。作者不仅刻意强调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同时还对教育儿童的原则、内容、态度和方式方法做了精彩的阐发。
在结构上,《三字经》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有独立的中心意思,同时六个部分又是有机整体,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层层演进,极有章法。在语言节奏上,它三字一句,四句一组,隔句押韵,读起来简短轻松,朗朗上口,就像儿歌一样。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专门给孩子讲解怎样做人、怎样处世的启蒙读物。它原名叫《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贾存仁对它又做了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这里的“弟子”一词沿用了它在《论语》中的含义,泛指兄弟姐妹中的年龄较小者和晚辈子女;“规”是行为规范的意思。
《弟子规》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影响巨大。这是因为它曾被官府指定为私塾和义学的必读教材。本书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讲究养正防邪和培养忠厚家风。为此,作者给刚刚开蒙的少年儿童设定一系列礼仪与行为规范,涉及在家、外出、求学、交友等所有日常生活场合,每一条、每一项都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生动体现。其内容虽然也有与时代精神不合拍的地方,可它所讲解的这些待人接物之道绝大多数都没有过时。应该说,它们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所包含的深刻理念如“孝”“悌”“谨”“信”“仁”等,更是现代中国人所日渐缺失的东西。
《千字文》
《千字文》编成于公元6世纪中叶,距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年了,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篇启蒙读物。编者是周兴嗣,生活在南朝萧梁时期。据说梁武帝从王羲之所写的字中挑出这样一千个不同的字,然后让周兴嗣用这些字编一篇韵文,用来教育皇家子孙。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第二天早上,他的头发都变白了。而这篇煞费苦心的韵文却成了中国教育史与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因此,它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启蒙教材。第一,它可以教孩子认字;第二,积累词汇;第三,学习典故,熟悉历史人物与事件;第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第五,学习做人的道理。它不仅仅是普通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入门教材。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姓氏的延续,可以使人们从基 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中国有着寻根问祖的传统,认为这样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同时也是传承祖德、光宗耀祖,认为每个人与祖先都是血脉相连的,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自己身上。因为有着这种传统,通过《百家姓》这篇启蒙文学对姓氏传承、使人们对姓氏的认识。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政治 第四课 第二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韩城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1,2,3单元).doc
- 靖江市2015-2016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雷鸣电闪的对话——教《雷雨》点滴.doc
- 课堂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doc
- 蓝田中学2016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doc
- 蓝田中学2016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doc
-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 辽宁省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2016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doc
- 辽宁省丹东市2016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辽宁省丹东市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doc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