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教案(系列二).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教案(系列二).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教案(系列二).doc

内 容 备 注 教?学目标:? 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 2、培养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3、通过对古代散文的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 4、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虚词和句式。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 【释义】山色葱茏,烟水渺茫,二孤,耸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如发髻屹立,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商贾,切莫轻佻,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来源:学科网]二、知人论世感知 1、学生齐声读课文,注意节奏 2、分组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来源:Zxxk.Com]苏轼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本文之所以能够将小孤山描写的形象鲜明、有声有色,重点在于作者抓住了小孤山的形象特征,采用了多种手法、角度进行描述,这也是我们所要借鉴的。 八、翻译全文(详见课件)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比较此文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2.学习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散文的一般欣赏方法。 3.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重点 鉴赏作品描绘的鲜明独特的形象[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àn)亭榭 传(chuán)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有俊鹘(hú)抟(tuán)水禽,掠(lǚe)江东南去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jiā)苇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dèng)之 舟人指点岸如赪(chēng) 2.应该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1)词语释义: 嵌(山石如张口的样子)岩窦(孔、洞)穴 凡(所有)江中独山 信(诚然)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之尤物 (3)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guàn)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4)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5)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6)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4.需要记诵的句子或者语段 5.学习一得 6.需要提出的问题 第二步 一、由《入蜀记》的介绍导入 1.利用课文中的注释① 注释①:选自《陆游集·入蜀记》(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题目是编者加的。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结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安彭泽矶相对,俗讹作小姑山。大孤山,在江西九江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2.补充《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八对《入蜀记》的评价: “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皆足备舆图之考证……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政地理者,尤不可殚数。”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临江一山彭泽 问题:文中哪一处景点的景物形象我们读来感觉最生动而饱满?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一形象的? 1.尝试用短语概括“小孤山”景物形象特征。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景物形象的? A.从移步换景的角度鉴赏(从“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相望”—“自数十里外望之”—“庙在山之西麓”—“舟过矶”—“复以小艇游庙中”, 突出不同角度的不同特点)。 B.从笔调灵动变化的角度鉴赏(以其他名山来对比—直接描写碧峰干云、姿态万千等特征—随笔写出郡县沿革情况—信手拈来前人诗句、传闻逸事—烘托登临之胜景)。 3.诵读“小孤山”一段和苏轼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比较两者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刺,直刺。 专业文档 珍贵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