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第三讲: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董小英 不同理解 Intellectual 人的智力的创造能力 人的智力和智慧 强调人的智力的隐性部分 强调知识创新 Knowledge 人的智能的创造结果 知识产品 强调人的智力的显性部分 强调知识管理 知识的特性 知识指人的“ 有效行动能力” 信息内化为知识才有价值 知识的综合才有价值 知识的显性(explicit)和隐性(tacit)特征 知识创新是隐性与显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以决策和行动为核心 对隐性知识的研究 50年代由波拉尼提出 野中郁次郎将其用于创建组织学习理论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领域中最核心的议题 隐性知识产出的哲学基础 天人合一 人我合一 身心合一 隐性知识特性(1) 隐性知识特性(2)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隐性知识是指那些认识主体所知道的东西,它来源于经验,体现着认识主体的信仰与价值观。” “隐性知识可以用于行动,最有价值。隐性知识是新知识产生的最重要的基础, 因为,“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流 动和转化” 野中郁次郎 隐性知识的分类(2) 隐性知识的分类(3) 显性知识: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隐性知识:难以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技术要素:技术诀窍、技能和能力 认知要素:分析问题、判断力、前瞻性 经验要素:经验和阅历 情感要素:直觉、偏好、情绪 信仰要素:价值观、人生观、目标倾向 技术要素 管理人员的认知要素 专业技术人员的隐性知识 技术人员隐性知识测度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差异 隐性知识 主观的 受特定环境影响 价值观和信仰 直觉和判断力 预见力 经验、动手能力、秘诀 难以传递和复制 显性知识 客观的 不受特定环境影响 理性知识 付诸文字 关注过去 抽象 容易传递和复制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差异 知识管理 以知识创新为目的 动态过程 注重隐性知识 用户需求为导向 为知识共享为核心 内容的整合 信息管理 以信息整序为目的 静态对象 注重显性知识 以文献组织为核心 注重加工与保存 外部形态整合 个体隐性知识与集体隐性知识 个体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相对主观,依附在人的大脑中,非结构化,难以传播,对解决现实问题和突发性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集体隐性知识:机构成员长期以来所共同经历的生产过程、事件、心理和认知体验构成了集体隐性知识的基础,长期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运作方式是以一种不言自明的形式存在。 集体隐性知识 关系密切的人们在共同面对一个记忆系统时,在记忆共同经历中扮演不同角色,了解事情发展线索和细节的人们在寻求遗失的细节时相互依赖和补充, WeickRoberts,(1993:358)。 集体隐性知识(续1)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成员们进行快速协调和调整以精确地完成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任务的工作并不仅存在在个人头脑中,而是每个人只占有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面对无法预测的环境,每个人对工作的解释是根据他人如何完成工作来确定的 集体隐性知识(续2) 每一个人可以部分地换取集体知识,当个人学习某一特定的技能,或一个群体和团队彼此交流时,集体隐性知识逐渐积累。 当存储的隐性知识开始老化 (knowledge ossification)时,隐性知识对业绩的优化效应开始递减。 体育比赛中的隐性知识 1.通过训练,群体隐性知识逐渐形成; 2.群体隐性知识形成球队的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也在学习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4. 球队的群体隐性知识价值开始下降 5. 球队的群体隐性知识老化,给球队带来副效应 6. 选择新的教练,带来新的思想,战略和方法 7. 引进新球员,打破原有隐性知识的均衡,使其形成新的群体隐性知识 教练的作用 群体隐性知识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时,教练作用大; 在球队隐性知识形成后,教练的作用降低; 当球队已经形成共享经验时,换教练可能会对球队的变化和发展带来好处; 球员的作用 将高素质的球员整合在一起产生协同作用; 素质较低的球员在团队中改善业绩 团队的团结和凝聚力(Cohesion)对在一段时间里快速形成隐性知识很有帮助 知识老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对外部环境的看法相同,这对应对外部变化不利。 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个人/组织隐性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隐性与显性知识转化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能做到: 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通过Lotus Notes进行协同工作和知识共享 通过联机会议和电子论坛交流 通过门户网站联机获得工作所需的信息 信息技术做不到: 人们的观念,行为和文化氛围; 对隐性和显性知识的认同和尊重; 对学习性组织和员工职业生涯的重视; 没有一个系统能以接近人的推理方式,对提取出来的知识进行推理 计算机无法模拟人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