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艺术的WebQuest.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铜器艺术的WebQuest

青铜器艺术的WebQuest 本方案适用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 1.简介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要的,他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据不断,于是悄悄的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集未成,便出价70万元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的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日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挖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现存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只是转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到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受重视之高。后来,国民党政府曾向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在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那么像这样的传奇经历还有那一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投入到《青铜器艺术》的探究学习中去。 2、任务 (1)学会处理信息,包括: 十大国宝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青铜器所处的朝代 他们经历了那些故事才被发现的、现存何处 (2)培养协助能力,学习欣赏报告写作的,包括: 从纹饰、造型、结构方面分析青铜器的礼制性和时代性 青铜器所处的不同时代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青铜器在当时朝代与当代具有那些不同的精神内涵 (3)理解文化内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塑造完整人格。 例如:德如羔羊——四羊方尊的文化解读 中国的鼎文化——司母戊鼎的文化内涵 召公子孙遗珍——匽候盂虢季子白盘/10dgb/01.html 中华五千年/JS/wenshe/ws-online-0007.htm 中华青铜器网 /index.asp (4)搜索引擎 4、过程 (1)班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分为十组 第一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司母戊鼎鸮尊鸮尊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大盂鼎大盂鼎大盂鼎琱生簋琱生簋龙虎尊龙虎尊龙虎尊虢季子白盘虢季子白盘虢季子白盘虢季匽候盂匽候盂盂铜冰鉴铜冰鉴曾仲游父壶曾仲游父壶价值判断——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形式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 意蕴解释——是鉴赏的最深层次 (5)完成完整的欣赏报告,包括: 价值判断 形式分析 意蕴解释 5、评价 评价在学习与合作过程中的表现 制定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适合特定的任务。 a、是否加深了对青铜器的认识 b、是否学会了处理信息 c、是否学会了撰写欣赏报告 d、石佛液体理解了青铜器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人文素养 e、是否培养了爱国情怀,塑造了完整人格 f、是否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6、总结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博大精深,难怪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石头的书、青铜的书。这样说毫不夸张,几千年来所凝练的浓郁、厚重的青铜文化,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百科全书,给我们的失去穷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民族文化的有酒喝灿烂,学会利用信息,学会与人合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