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doc

  1.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

观课技术实践体会 12月8日,我参加了在良诸一小举行的乡镇骨干班观课技术的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对我本人的观课技术的提高很有帮助。以前自己在听课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关注点,在评课时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讲,总觉得自己讲的不够深入,只能笼统地说好与不好,这样对自己的提高帮助不大,逐渐的把听课当做了任务。而通过这次乡镇骨干班的观课技术培训,自己一下子就明白了,其实一堂课不管成功与否,它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我们不光可以关注老师的教,同时也可以关注学生学的方面。例如:学生的参与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教师课堂上关注学生等。通过关注学生的一些情况,可以促使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改进以后的教学方式。 在这次观课实践活动中,我着重关注一个小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我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以前在听课过程中不曾涉及到的内容。 第一、科学课不同与其他课程,它特别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我所听的三堂课中大概有9——10个实验,这就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而我所关注的第九小组的同学不管是4年级的还是6年级的,小组分工非常明确,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实验做起来都比较顺利。所以我觉得小组分工明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很关键。没有好的分工,实验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混乱,这样合作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在实验中学到知识。 第二、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所关注的第九小组,组长是女的,在讨论和做实验的时候,女通过发言比较积极,而男同学发言不是很积极,甚至把自己当做一个听众。而我旁边的小组男同学是组长,情况则正好相反。与此同时,成绩好的同学在发言和做实验的过程出现了包办的现象,而成绩不好的同学则插不上嘴,一节课下来无所事事。 第三、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成绩好的通过在反复举手想回答问题,而老师没有或很少叫到,这是他们的表情的沮丧的,在这之后就很少看到他们举手,而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教师就根本没有关注到它。 通过以上的3个事例,我觉得:1、学习小组组的好的话对学生小组学习很有帮助。我觉得小组的组成应考虑到成员的成绩、性别、坐法、组长的确定等各方面的因素。2、科学课讲究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合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使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有事可做,要不然就会出现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包办,而成绩不好的同学则只能当观众。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合作学习的深入。3、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度应该广一些,如果以小组为单位的话,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加以肯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有助于兴趣的培养。 总之,这次的实践活动,我受益非浅,不仅使我学到的观课技术有了一次实践的机会,还给了我在教学上的一些启示,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 瓶窑镇彭公中心小学 张建宏 2006年12月9日 妙在课堂观察中 今天,在校本联系校看了几节课。之所以说是看课,是因为我在听课时运用了课堂观察技术,对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有效性问答和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观察与记录。 提起课堂观察技术,一开始我尽管没有排斥它,但对它的可操作性与作用是有过怀疑的。光是那一张张观察记录量表,就够吓人的,课堂上怎么操作?而且,记录师生课堂上的活动情况,对指导教学有用吗? 然而,对此有过实践的同事硬是肯定了它的好处,而且领导发话要推行它。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第一节课的情况有点糟。 四张不同内容的量表,弄得我手忙脚乱。一节课下来,我竟不知道上课教师讲了一些什么。而且因为期间我偶尔想听听讲课内容,竟忘了不少本该在规定的时间里做的观察和记录。 第二节课,我改变了方法。 根据第一节课的经验,我从四张量表当中选择了两张比较容易操作的进行观察记录。果然,情况大有好转。我基本上能按要求做好观察与记录,还能时不时地看书听课。 及至第三、四节课,我似乎找到了点轻车熟路的感觉,不仅可以完成我所要做的事,还可以一边做听课记录。 但,这观察记录究竟要发挥什么作用呢? 等到我把记录结果统计出来后,我才发现其中的妙处。 也许我们平时感觉课堂上学生已经比较活跃了,师生双方有问有答,热热闹闹的。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提问的有效性,忽视了问题的层次性,不注意面向更多的学生进行教学,更没察觉在热闹的背后实际上还有很多被遗忘的“寂寥者”。因此我们就日复一日感觉良好地进行着我们的教学,每天满腔热情地与那些个固定的活跃的面孔在互动。 课堂观察技术向这“良好的感觉”提出了挑战,它要挑我们的“刺”。 教师提问记录清楚地显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面有多大,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如何,教师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习惯,是否注意调动部分“我自岿然不动”的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热情,是否善于鼓励那些羞于表达的学生开口说话…… 每一次扫视过程中学生学习投入状态情况的记录,让人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什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