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民族音乐.doc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民族音乐

前言 像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音乐世界也是非常巨大的,它包容了人类各个 时代、各个民族创造的各种不同形态、体裁和风格的音乐,它们如同无数的 物种,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同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世界又 变得越来越小了。各种传播手段为人们简便快捷地了解和欣赏世界每一个民 族的不同类型的音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然而我们面对的往往却是相 反的结果。那些以工业方式制作、风格大同小异的流行音乐如同洪水一般几 乎吞没了这个“小小的”音乐世界。它们每隔几年更换一次包装,不停顿地 发起冲击,把许多国家的传统音乐推入困境。尤其是在年轻人的眼里,它似 乎成为他们所知道的唯一的音乐。我们并不否认,在流行音乐中的确存在创 作与表演水平俱佳的作品。然而无论它们具有多么巨大的魅力,仍然无法取 代人类在漫长岁月里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全部音乐文化,不管是东方的,还 是西方的。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是它们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才能 的集中反映,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尤其是年轻的一 代,有责任象保护诸如名胜古迹这些有形文化一样,精心地去珍惜爱护它们。 可喜的是最近 20~30 年来,在有识之士的呼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 持和倡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他们采取 多种措施去挖掘和保护这些艺术宝藏,并且通过广播、唱片、电视等媒介, 以及举办民族音乐节和各种讲座,出版各种书刊等手段去促成各国民族音乐 艺术的交流,使它们不仅在本国,而且在世界各地找到越来越多的知音。只 要看看在美国的大学有多少个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乐队,看看在柏林举行的 音乐节上中国、印度、日本、阿拉伯古典与民间音乐受欢迎的程度;反过来 再看看巴西的桑巴、阿根廷的探戈、西班牙的弗拉门科音乐舞蹈在日本掀起 的热潮,我们就可以知道,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其本 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外国同样也可以生根开花。这些事实说明了一 个道理: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很少出版关于外国民族音乐的书籍,因此我愿意 借本文库的一块园地将世界各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之花展示给大家,以 便我们的年轻一代有一个小小的窗口去窥视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大千世界。 本书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地域极广,以我一个人的绵薄力量根本不可能 对这么广大地区的各种音乐都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参考了 中外许多研究者的著作和文章,尤其是在我相对陌生的印度和拉丁美洲这两 部分,大量借鉴了陈自明和王雪两位先生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读者说明, 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外国民族音乐 第一章亚洲 虽然从地理的角度可以把亚洲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洲看作是个单一的地域 单位,但是由于历史、民族、宗教等诸方面的原因,亚洲在文化上始终没有 成为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的、统一的整体。从音乐文化的特征来看人们通常把 亚洲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这样四个区域。由于阿拉伯地区跨亚、 非两洲,它的音乐又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所以音乐学家习惯于把西亚与北 非的阿拉伯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论述,在本章中我也把西亚与北非作 为一节加以介绍。 众所周知,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都集中在本章所叙述的区域内,它们所 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 不仅对所在地区,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后在 这些地区出现的以马卡姆为特征的阿拉伯古典音乐,以拉格体系为代表的印 度古典音乐,以大型敲击乐器合奏而著称的印尼甘美兰音乐,以及吸收自中 国传统音乐、尔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雅乐、琴、筝、三味线音乐和朝鲜的唐 乐和乡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除此之外,在亚洲的广大地区还 蕴藏着千百种形态各异、杂色斑斓的民间音乐文化,它们像一面面三菱镜折 射出亚洲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多彩生活的不同侧面,是我们了解各地风俗民 情的钥匙。无论是发端于东方古代文明的艺术音乐,还是植根于各族人民火 热生活的民间音乐,它们都具有与西洋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一位法国 学者曾经十分形象地对东西方音乐作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在西方建造了一 批严丝合缝的音乐建筑,对音阶中的 7 个音级像对城墙的砖块那样进行了几 何图形般的精确加工和十分妥贴的设计(平均律化)之后,人们就把它们建 筑起来了,并且是按富有艺术性的建筑设计规律一个叠一个地垒起来的。相 反在东方人们绝不会想到去修整音响,把它们雕凿成正方形的石块;取而代 之的是它被编织成精致的金丝银线般的装饰品。人们极为精细地努力把音响 伸展开,把它提纯到极点??;它是一根光滑的、色彩斑斓的丝线,它被不 引人注目地从线轴上抽出来,但它的每一毫米都表现为一个充满着感受和印 象的世界。”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大家对亚洲各国的民族音乐了解得不多,所 以本书拟以较多的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