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的应用专题复习》说课稿优质课.ppt

《原电池的应用专题复习》说课稿优质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电池的应用专题复习》说课稿优质课

说课内容概述 四、教学过程 * * 原电池的应用专题复习 苏教版 高三年级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以及《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关于原电池的有关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高三阶段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一次综合性的复习。 一、教学分析 原电池理论是电化学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总复习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节知识,既可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识,又能运用此原理去解释很多具体的化学问题。但由于理论化学多涉及微观世界的有关知识,较为抽象,所以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2.掌握常见原电池的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分析、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电池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教学重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导入新课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3.常见原电池的电池和电极反应方程式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也即本节课的四个整合点: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导入新课 原理及形成条件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点评1 教师点评2 教师点评3 综合训练、小结、布置作业 结束 开始 教学流程图 电极反应方程式 金属腐蚀与防护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四.教学过程 ☆学生情况:原电池属于理论化学的范畴,在此之前,学生连续学习了两章全新的理论知识, 因此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枯燥感, 因此本节课的开始我着眼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过程方法: ①2008年9月27日下午,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并实现了太空行走,全世界为之注目,这是在同学们的高三学年发生在我国的大事,是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果然今年山东理综高考题的29题共12分就是有关原电池的应用的一道题).因此上课开始,在大屏幕上播放了有关视频,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 ②化学电源作为宇宙飞船的保障系统对于飞船的发射和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播放有关图片引出本节课题。 化学电源作为宇宙飞船的保障系统对于飞船的发射和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突出重点 四.教学过程 原电池所涉及的是微观世界离子之间的复杂变化,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难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学生常感抽象难懂。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通过大量图片对原电池的形成加以练习与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利用了电脑动画模拟了盐桥的作用以及原电池的工作过程。 不是 稀硫酸 Zn C (石墨) 是 Zn Zn 稀硫酸 酒精 Zn Cu 不是 不是 稀硫酸 Zn Cu 硫酸铜 Zn Cu 是 练习:下列装置哪些是原电池? Cu Zn H2SO4 是 是 不是 思考:怎样在不改变上图原有装置的情况下,使其成为原电池? ☆盐桥的作用:使Cl-向锌盐方向移动,K+向铜盐方向移动,使由盐桥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两个烧杯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 盐桥:在U型管中装满用饱和KCl溶液和琼胶制成的冻胶。 练习:右图所示装置是否是原电池?若是写出电池反应及电极反应方程式. 由于盐桥的连接,使得该装置符合形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所以是原电池. 电极反应式: 负极: Fe-2e-=Fe2+ 正极: 2H++2e-=H2↑ 总反应: Fe+2H+= Fe2++H2↑ 或 Fe+H2SO4=FeSO4+H2↑ 盐桥的作用 生动形象的动画详细的模拟了各过程各微观粒子的复杂变化情况,从而使得微观过程宏观化,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原电池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的理解。从实际教学效果看,达到了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生动形象的动画详细的模拟了各过程各微观粒子的复杂变化情况,从而使得微观过程宏观化,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原电池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的理解。从实际教学效果看,达到了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3.常见电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原电池对于同学们其实并不陌生,但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却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学生对于原电池及反应缺乏对应的联系及剖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缺乏对原电池结构的直观印象,常是凭着机械记忆书写电极方程式,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利用了各常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