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南大学冶金原理第10章
将含铜( 0.06%)的熔融铅缓慢降温,并保持在稍高于 599 K(326 oC )的共晶温度(330~350 oC),铜以固体浮渣的形式浮于铅熔体表面而与之分离; 粗铅熔析除铜的理论极限是Pb–Cu共晶组成,即0.06%; 通过共存元素(As、Sb)的作用,实际脱铜极限可降至0.02~0.03%; Fe、Ni、Co、S 等也一并被除去; 熔析除铜设备:铸铁精炼锅。 10.3 熔析与凝析精炼 六、熔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 过程温度愈按近共晶温度,提纯效果愈好。 粗金属成份 粗金属中某些其化杂质的存在,可能形成溶解度更小的化合物,提高精炼效果。 如:粗铅熔析除铜时,铅中的As、Sb、Sn能与铜形成难溶化合物,导致铜在铅的溶解度降低(图10-9)。 10.3 熔析与凝析精炼 图10-9 铜在铅中的溶解度及与铅中As、Sb、Sn含量的关系 10.3 熔析与凝析精炼 10.4 区域精炼 一、化学偏析现象 在一个温度分布不均匀的体系中,当连续降温时,先凝固部分与后凝固部分有不同的组成。 二、平衡分配系数 (分配比、分凝比) 在固–液平衡体系中,溶质(杂质)在固相的浓度 Cs 与其在液相的浓度 Cl 之比: 10.4 区域精炼 10.4 区域精炼 10.4 区域精炼 K0 可以大于 1,也可以小于 1;一般为10–6~20; K0 愈接近于1,提纯效果愈差; 温对于杂质含量极小的体系, K0 可视为常数。 ?? 液相线和固相线均为直线。 10.4 区域精炼 金属锭料全部熔化后,由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慢慢凝固的过程。 应用:从熔体中拉制单晶。 三、正常凝固(定向凝固、普通凝固) 10.4 区域精炼 四、正常凝固后的杂质分布 假设: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在固相内完全不扩散,而在液相内却有着极大的扩散速率; 平衡分配系数 K0 为常数; 锭料为均匀的圆柱体,其总长度及总体积均为 1 ; g 为已凝固部分占总容积的分数, 或固–液相界面与锭料首端的距离; Q0 是锭料中杂质总量; Q 为液相中剩余的杂质量; C0 为杂质起始浓度; Cs 和 Cl 分别为固–液界面上固相和液相的杂质浓度。 10.4 区域精炼 10.4 区域精炼 10.4 区域精炼 K0 1 K0 愈小,最初凝固的部分越纯; K0 1 K0 愈大,后来凝固的部分越纯。 10.4 区域精炼 K — 有效分配系数; f — 凝固速度,m/s; ? — 扩散层厚度,m; D — 杂质的扩散系数,m2/s。 当试样以速度 f 凝固时,固–液界面处于非平衡状态: 五、有效分配系数 有效分配系数 K 界于 K0 和 1 之间; 实际区域精炼的效果低于平衡条件下区域精炼的效果。 10.4 区域精炼 六、区域精炼 l l L L B E E’ g 环形加热器在长为 L 的圆柱形金属锭料上造成一个长度为 l(? 2cm)的熔区; 熔区以极慢的速度(若干厘米/小时)向锭料尾端移动。 10.4 区域精炼 区域精炼的锭料分为三个区域: BE 段:起始区或纯化区; EE 段:水平区或致匀区; Eg 段:最终区或杂质富集区。 起始区和水平区的杂质浓度分布由上述方程描述; 最终区的熔体凝固过程属于正常凝固; 其杂质分布与正常凝固中杂质的分布规律相同。 区域精炼法的精炼效果不及正常凝固法。 10.4 区域精炼 C0: 杂质起始浓度; K : 杂质的有效分配系数; l : 熔区长度; x : 离锭料起始端的距离。 1、熔区一次通过锭料后的杂质分布 10.4 区域精炼 K K 图10-13 一次区域提纯后,不同 K 值杂质沿锭轴向分布曲线 10.4 区域精炼 2、熔区多次通过锭料后的杂质分布 10.4 区域精炼 10.4 区域精炼 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当?0值未知,但已知给定温度下杂质的溶解度时,可求得熔体中杂质平衡浓度的近似结果。 例如,已知1200℃时,铁在铜中溶解度为5%(质量),换算成摩尔分数为0.056。 已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活度与其纯物质相同,即在铁饱和的铜液中,aFe = 1,故 ?[Fe] = 1/0.056 = 17.8 假设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活度系数不随浓度而变,即在稀溶液中 ?[Fe] = = 17.8 故平衡时铜液中铁的平衡浓度为: x[Fe] = 1/(17.8?4.57?103) = 1.22?10?5 10.1.3 氧化精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温度 ◆ 金属中许多杂质的氧化过程为放热过程。 ? 升高温度对精炼除杂反应不利。 ◆ 炼钢过程中硅、锰、铬、磷氧化反应的平衡常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你如何破解软件OD破解软件OD使用教程.doc VIP
- 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月报表.pdf VIP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名师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一体机-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220说明书.pdf VIP
- BS EN 60079-32-2-2015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