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第二十讲直角三角形
8.(2010·钦州中考)如图是一张直角 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 BC=8 cm, 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 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 ) (A)4 cm (B)5 cm (C)6 cm (D)10 cm 【解析】选B.因为AC=6 cm、BC=8 cm,所以AB=10 cm,所以BE=5 cm. 9.(2010·眉山中考)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 ) (A)90° (B)60° (C)45° (D)30° 【解析】选C.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C2=12+22=5,BC2=12+22=5, AB2=12+32=10,∴AC=BC,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ABC=∠BAC=45°. 10.(2011·杭州中考)在等腰Rt△ABC中,∠C=90°,AC=1,过点C作直线l∥AB,F是l上的一点,且AB=AF,则点F到直线BC的距离为_____. 【解析】如图,∵△ABC为等腰 直角三角形,且AC=1,又等腰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为直角边的 倍, ∴ 又 ∴ 答案: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绝大数方法是通过若干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几何图形,结合两种方法表示拼出图形的面积,然后经过多项式的整理得到勾股定理的证明. 【例】(2010·孝感中考)【问题情境】 勾股定理是一条古老的数学定理,它有很多种证明方法,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根据弦图,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 【定理表述】 请你根据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 * 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内容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命题方式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及应用,题型以解答题为主; 2.命题的热点为勾股定理的推广与应用. 1.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有多种方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最常用的方法,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三角形的三边长,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利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时,要分清第三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 3.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明确一个定理与它的逆定理之间的关系; 4.探究多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基本上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其一、是观察三角形的角,若有一个角为直角,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互余,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其二、是研究三边的数量关系,当其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可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此边的一半判定;还可以与圆的有关知识结合判定. 【例1】(2010·泸州中考)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思路点拨】 【自主解答】选B.因为62+82=102,所以AB2+AC2=BC2,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 1.(2010·湛江中考)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4,5,6 【解析】选C.因为32+42=52,所以以3、4、5为三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2011·苏州中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 ) (A) (B) (C) (D) 【解析】选B.连接BD,由已知得EF是△ABD的中位线,∴BD=2EF=4,又∵BC=5,CD=3,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BDC是直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指边、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些特殊角对边与斜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此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直角三角形中45°的锐角相邻的直角边相等;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2】(2010·菏泽中考)如图所示,在Rt△ABC中,∠C= 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CD=5 cm,求AB的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L防潮等级-J-STD-020(湿度敏感等级分类解说).docx VIP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202X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春风为伴 安全与我童行 课件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1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至2030爆炸物探测扫描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