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研究生哲学考试题.docVIP

马克思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研究生哲学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研究生哲学考试题

·用马克思唯物史观认识当代(1949年以后)中国的发展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的要素、结构和系统的有机性、整体性, 揭示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 的决定作用以及逆向的反作用, 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 论述了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规律, 阐明了人类解放的道路, 形成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我们反思建国后中国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具有理论的参照意义,同时对探索思考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以下从个两方面来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当代新“剩余价值问题”。 建国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经波折,从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中间出现过违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阶段,修正错误后,走向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目前还是存在着各种问题。 从建国开始,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解决了产品过剩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品价格的确定和劳动积极性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各行业均有发展:土改后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农业取得丰收;工业也开始发展。但是,建国初期的新中国,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资资源十分匮乏,以当时的生产力生产的大多数产品供不应求,产品过剩并不是当时的主要问题。由于计划经济不能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且挫伤人民劳动积极性,这种生产关系事实上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的“大跃进”运动,导致浮夸之风泛滥,“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大跃进”的出现主要就因为没有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盲目地想大跨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片面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人民公社的出现即为证。由于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以及建设经验的缺乏,导致了上述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事件出现。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都是因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系列理论则成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摆脱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此,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物质资源日渐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趋向追求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行业或者企业掌握重要资源和权力,以致权力和机会的不平等,从而产生新的“剥削”说,即掌握权力和控制资源的人对社会中没有掌握这两者的人群的利益的剥夺,这种剥夺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人民怨气积聚,矛盾增加。 (2)政治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如何社会体现主义公有制;政治体制问题。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不管是作为一种政权形式,还是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原则,都属于政治、法律制度范畴的内容,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社会主义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经济形式,如个体经济、合营经济等等,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并得到发展。这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多样性的,明确定位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突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的地位,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了上层建筑中先进文化对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反作用。 中国的政治发展,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发展,我们必须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公有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即社会主义是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但对于公有制,我们的社会只解释了什么是公有制,也在国民经济中渗透了公有制的概念,却没有解决“怎样体现公有制”的问题。也是由于这个重要问题,中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如马克思所预料的那样 ——公权为公。在当今的中国政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没有切实体现公有制(人大代表的选举普遍不民主)、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