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材料的电学性能4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测量仪器举例 原 理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是电位移D与电场强度E之比 = D/E ,其单位为F/m ,而相对介电常数为同一尺寸的电容器中充入电介质时的电容和不充入电介质时真空下的电容之比。介电常数小的电介质,其分子为非极性或弱极性结构,介电常数大的电介质,其分子为极性或强极性结构。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为复数,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上述介电常数的意义是一致的,而虚部表示损耗。介质的介电损耗是指由于导电或交变电场中极化弛豫过程在电介质中引起的功率损耗。这一功率损耗是通过热耗散把电场的电能消耗掉的结果。 电介质的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角正切tan? 表示,并定义为: 。在直流电场下,电介质内只有泄漏电流所产生的电导损耗;但在交变电场中,除电导损耗外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极化所产生的损耗,即松弛极化损耗。此时,复介电常数 的虚部与实部的比值,即为介电损耗值,即 ,又称介质损耗因数。δ是电介质的电位移D由于极化弛豫而落后电场E的一个相位角。由于介质的各种极化机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有不同的响应和不同频率下产生不同的电导率,所以介质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是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如不考虑边缘效应,平板试样的电容量可用下式表示: (1) 式中 s —— 电极的面积,米2;d —— 介质的厚度,米;εr—— 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将ε0的值代入(1)式,得到: 由此得 如果电极呈圆形,当其直径为D米时,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所用单位d ——米, C— pF , D ——米。 数据处理 由测量数据,进行转换:C→ε'; 用origin软件绘图,绘出 ε'~ f和 tg δ ~ f关系曲线; 对所得曲线进行分析:分析?,tan?与频率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性; 比较不同偏压下的ε , tg δ与频率关系曲线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介电频谱 * * * * * 电介质的极化 电导与损耗 微观极化机制 复介电常数 与测量 位移极化 取向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 极化 电偶极矩 介电常数 极化强度 电子电导 离子电导 损耗. 复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电介质 小结 Thanks * * * * * * * * * * 2.4.3 交变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介电弛豫现象 1)驰豫过程:一个宏观系统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或受到外界的作用而变为非热平衡状态,这个系统从非平衡状态过渡到新的热平衡态的过程称为驰豫过程。 驰豫过程实质上是系统中微观粒子由于相互作用而交换能量,最后达到稳定分布的过程。驰豫过程的宏观规律决定于系统中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研究驰豫现象是获得这些相互作用的信息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当电介质开始受静电场作用时,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极化强度才能达到相应的数值,这个现象称为极化弛豫,所经过的这段时间称为弛豫时间。 a)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的弛豫时间很短, 10-16-10-12秒,与无线电频率(5×1012Hz)相比极短,为瞬时极化,几乎不损耗能量; b)取向极化的弛豫时间较长, (大于10-10秒),消耗能量,所以极化弛豫主要是取向极化造成的。 电介质的极化强度为: 其中,P∞为位移极化强度,Pr为松弛极化强度 2)介电驰豫与驰豫时间: 极化强度的建立 位移极化强度 P0 是瞬时建立的,与时间无关。松弛极化Pr强度与时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介质在交变电场中常发生驰豫(松弛极化)现象 在一个实际介质样品上突然加上一个电场(阶跃电场),所产生的极化过程不是瞬时完成的 P∞代表瞬时建立的极化(位移极化) Pr (t) 渐渐达到一稳定值(P1代表松弛极化)通常是 由松弛极化、偶极子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所致 外电场施加或移去后,系统逐渐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二) 电介质损耗的基本概念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称为电介质的损耗功率,简称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是交流电场中电介质的重要性能品质指标之一。若介质损耗严重,会引起介质过热而破坏绝缘。因此介质损耗越小越好。 电介质损耗的形式 (1) 电导(或漏导)损耗 漏导电流 漏导损耗 对于理想的电介质来说,应该不存在电导,也即不存在电导损耗。 实际工作中的电介质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弱联系带电粒子(或空位),这些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能沿着与电场平行的方向作贯穿电极之间的运动,结果产生了漏导电流,使能量直接损耗。 (2) 极化损耗 定义: 任何电介质在电导或极化过程中,带电质点移动时,由于与外电场作用不同步,因而吸收了电场能量并把它传给周围的“分子”,使电能转变为“分子”的热振动能,把能量消耗在电介质发热效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