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催化裂化第六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催化裂化第六节

石油加工概论 第四节 裂化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3. 再生反应器动力学模型 再生器内的流化状态会直接影响烧焦效果,引入一经验系数V(亦称装置因素)对本征动力学方程进行修正,即有: 第六节 催化裂化 反应-再生系统 两段FCC技术的基本思想: 提高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有效活性和选择性,从而改善目的产品分布; 分段反应,提高调整生产方案的灵活性 催化剂接力 分段反应 大剂油比 短反应时间 核心:催化剂接力和分段反应 根据不同的生产目可选择不同的工艺形式 两段Ⅰ型—— 段间抽出柴油的方案 两段Ⅱ型—— 一段油气直接进第二段 两段Ⅲ型—— 一上一下构成折叠式提升管 轻油收率可提高 2-3 个百分点 原料转化深度提高 5 个百分点 汽油烯烃含量下降12-13个百分点 液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 干气产率大幅度降低 可显著提高柴汽比 两段与单段工业试验结果对比: 轻油收率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柴油产率提高3.5个百分点以上 液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 干气产率大幅度降低 显著提高了柴汽比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操作方式 提高轻油收率的TSRFCC-MDG技术 长庆石化改造前后产品分布对比 催化汽油降烯烃的 TSRFCC-LOG 技术 辽河石化改造前后产品分布对比 提高液收兼顾降烯烃的TSRFCC-MF技术 多产丙烯和柴油的 TSRFCC-MPD 技术 多产低碳烯烃的 TSRFCC-MPE 技术 第七节 渣油催化裂化 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③ 产品质量差 安定性和腐蚀性 ④ 减压渣油的沸点高,有相当大的一部 分难于汽化 ⑤ 催化剂孔径为0.8~1.0nm,渣油大分子难于进入催化剂的微孔 ⑥ 污染环境 两段FCC技术的突出特点: 分段反应 一段进新鲜原料 二段进回炼油 避免恶性竞争 根据各自反应特点,确定反应条件 催化剂接力 催化剂两路循环 一段、二段进料都与再生剂接触 提高了提升管内催化剂的整体活性,强化了催化反应,有利于抑制热反应 短反应时间 控制反应时间,保证轻油收率最大时终止反应 减少目的产物的过裂化,改善产物分布 较高剂油比 两路循环 优化两段转化率 两段建立了新的热平衡,有利于剂油比的提高 两段FCC技术的突出特点 两段FCC技术的操作灵活 两段技术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常规提升管只有2个控制点(进口和出口),而两段提升管有4个控制点:一段进出口、二段进出口 两段与单段实验室结果对比: TSRFCC技术工业化以后在石化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大众日报等多家报纸纷纷加以报道 2002年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3年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 2004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 ,2004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2005年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 生产目的 提高汽柴油收率 提高液体产品收率 增加柴汽比 改善柴油质量 创造PetroChina品牌技术 原料残炭比改造前提高 0.3-0.5 个单位,催化剂微反活性MA=53-54,改造前为60左右: 加工量超过原设计能力,提高15% 干气加焦炭产率降低 0.95 个百分点 柴油收率提高 5.4 个百分点, 十六烷值提高2.8个单位 柴汽比从 0.85 增加到 1.10 轻质产品收率提高 1.35 个百分点 目的产品收率提高 1.58 个百分点 生产目的 降汽油烯烃(15~25个点) 维持或提高液体产品收率 增加柴汽比 改善柴油质量 降烯烃同比工艺条件和催化剂条件下: 汽油烯烃由 38% 降到 34% 轻收增加 2.36个百分点 目的产品增加 3.42个百分点 柴汽比由 0.64 增加到 0.81 焦炭加干气产率降低 2.9 个百分点 汽油烯烃降到 35% 以下与改造前不考虑降烯烃工况相比TSRFCC 保持了产品收率,改善了产品分布;汽油烯烃放宽到39%,产品分布优于改造前不考虑降烯烃操作工况 生产目的 提高液体产品收率1.0个点 提高汽柴油收率0.5个点 降汽油烯烃(10~15个点) 增加柴汽比 改善柴油质量 玉门、前郭和长庆的设计考虑该技术方案 常规催化反应条件范围专用催化剂 多产丙烯和低烯烃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同时得到质量较好的柴油 大庆常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