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docVIP

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

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 褚斌杰 《楚辞·九歌》是一组带有神话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它瑰丽缥缈,意象清新,语言优美,深得历代人们的喜爱,凡读《九歌》者,无不被它的巨大艺术魅力所打动,所惊服。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有阙,围绕着它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大至《九歌》的来源、性质和意蕴,末至它的名称和篇数,以至于文体,至今未能完全取得一致意见,其实这些问题乃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只有通过对《九歌》做全面、通观、系统的研究,才能有一个接近完满的解答。   关于《九歌》的来源   首先是《九歌》的来源问题。屈原作《九歌》,而《九歌》是古乐的名称。又据汉人的研究,屈原《九歌》的内容和构成,也非空无依傍,而是来源于楚民间,乃是就“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的《九歌》俗曲所仿作的。这样就出现了古《九歌》、楚《九歌》和屈原作《九歌》三种《九歌》。另外,还有经周人记载和解释的所谓“九德之功”的《九歌》。我认为考察一下屈原以前那些所谓《九歌》的内容和性质,弄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现在屈原《九歌》作品的理解、定性和评价。   首先谈古《九歌》。《九歌》之名,在楚辞中除这组诗歌所署外,还两见于《离骚》和一见于《天问》中的诗句,另外,在古神话书《山海经》里也有所记述。见于“楚辞”者如: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以上《离骚》)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天问》)   由此可知,《九歌》之名早于楚辞就已经有了,它的来源与夏后启有关,是夏代留传下来的古乐章之名。对此,《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较详的一段记述: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侯开(按即指启,汉避景帝讳改“开”)。开(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以下此大穆之野,高二千仞;开(启)焉得始歌《九招》。   语涉神话,但正与楚辞所说相同,说明《九歌》乃夏代流传的古乐,并为楚人所熟知。按这则神话,是一则很重要的神话,它涉及到古中国歌舞起源的传说,也涉及到至今阙如的夏初历史的面影。根据这则神话,夏后启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他曾三次乘飞龙上天,把本属天乐的《九歌》、《九辩》记录下来,改编为《九招》,在人间大穆之野演奏。《山海经》郭璞注谓《九歌》、《九辩》“皆天帝乐名也。开(启)登天而窃以下用之也。”照古先民的观点,人间的歌舞,最早来源于天界,是从天上偷取来的,是对天乐的模仿。这种文艺起源说,正与古希腊神话不谋而同。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也认为文艺来源于神界:宇宙之神宙斯和记忆女神曼摩辛结婚,生了九个神女,这九个神女分别掌管着诗歌、音乐、戏剧、舞蹈等等。人间就是由他们那里取得知识,而后才有了歌舞等活动。中国传说《九歌》是天乐,这是先民们的幼稚想象,其实《九歌》应该是早期的原始歌舞,经夏初改编而流传。   夏《九歌》具体体制、内容如何,已难以知晓,但从楚辞《天问》所述夏初历史和《离骚》两处记《九歌》的词语看,它并不是什么肃穆的乐曲,所谓“聊假日以偷乐“,说明它有很强的娱乐性。不仅如此,还记说夏后启正是因迷于此种歌舞,以至于亡国败身: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戴震注:“言启作《九辩》、《九歌》,示法后王,而夏之失德也,康娱自纵,以致丧乱。”(《屈原赋注》)按《离骚》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启偷下《九辩》、《九歌》以后,就大加娱乐放纵起来,不顾及国事后患,终招致了“五子家哄”的祸乱。对于这段史实,《竹书纪年》亦有记述:“帝启十年巡狞,舞《九招》于大穆之野。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又《墨子·非乐》篇也说:“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惶惶,筦磬以方;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由这样一些资料来看,《九歌》等乃是需要在郊野演出的大型歌舞,虽说是用来享神,但内容却是引人放纵的淫乐之乐。闻一多曾推论说:“启曾奏此乐以享上帝,即所谓钧台之享。正如一般原始社会的音乐,这乐舞的内容颇为猥亵。只因原始生活中,宗教与性爱颇不易分,所以虽猥亵而仍不妨为享神的乐。”(《什么是九歌》)按原始社会,本经历有群婚、杂交的男女婚制,还有生殖崇拜等习俗,反映到宗教歌舞中,当然也就少不了男女性爱方面的内容。夏初的社会已脱离原始生活,但遗俗尚在,而夏后启偏偏乐此不疲,放纵自恣,甚至推波助澜,以至影响到家族关系,内哄而亡。   由此,至少可以知道,古《九歌》名义上虽是一组神曲,但它带有原始习俗的烙印,带有原始性爱的猥亵内容。   逮至周初,《九歌》的名称仍有出现,但对它的解释和用途,则已有了变化。首先,随着神话的历史化,对《九歌》的来源也历史化、政教化了。《尚书·大禹谟》有“劝之以九歌”的话,但这里所谓的“九歌”,据说乃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