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第六章氮肥的生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工艺学第六章氮肥的生产

第六章 氮肥的生产 常见氮肥的特点: 尿素:含氮量45~46%,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中性肥料,肥效较其他氮肥长; 硝酸氨:含氮量32~35%,吸湿性强,易结块,酸性肥料,肥效快,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碳酸氢氨:含氮量16~18%,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中性肥料,含氮量低,易结块; 硫酸氨:含氮量为20~21%,吸湿性小,易溶于水,肥效快,是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 6.2 尿素的生产工艺 一.尿素的性质 二.尿素的生产方法 三.尿素的合成原理 四.尿素合成的工艺流程 五.尿素溶液的蒸发和造粒 一.尿素的性质 1.尿素(Urea ),碳酰二氨,CO(NH2)2 . 2.易水解,60℃ 以上。 3.弱碱性,与酸性肥料制成复合肥料。 4.加热异构化,高温缩合,用在有机合成工业中。 尿素最重要的用途是作肥料,含氮量46%以上。尿素实际上是在土壤中转变成碳酸铵后水解及硝化被植物吸收的。 二.尿素的生产方法 1.生产历史 1773年鲁爱尔,尿液蒸发; 1828年佛勒,实验室氨和氰酸合成; 1868年巴扎罗夫,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 尿素的生产方法有50余种,但实现工业化的只有氰氨化钙(石灰氮)法和氨与CO2直接合成法两种。 氨与CO2直接合成尿素: 3.全循环法的分类 水溶液全循环法:水吸收未反应物; 气提法:用气体分解甲铵,将分解物带回系统; 热气循环法:减压热气状态下将未反应物返回; 气体分离循环法:将未反应物先分离后选择吸收后返回; 浆液循环法:将分解的氨与CO2 用无水介质返回; 等压循环法:采用氨与CO2 的两次气提。 三.尿素的合成原理 (一)合成反应 1.甲铵生成反应 2NH3(l)+ CO2(g)=NH4COONH2(l) ?H1=-86.93kJ/mol 强放热可逆反应; 低温液相中转化率很大,反应很快; 加压,反应很快。 2.甲铵脱水反应 NH4COONH2(l) =CO(NH2) (l) +H2O (l) ?H1=28.45kJ/mol 微吸热可逆反应; 速度较慢,为控速步鄹; 转化率50-70%。 反应体系为5组分多相平衡体系,除化学平衡外,还有气液平衡: NH3(g)=NH3(aq) CO2(g)=CO2(aq) H2O(g)=H2O(aq) 反应所需设备: 水溶液全循环法:在一个合成塔中完成; 气提法:分别在甲氨冷凝器和尿素合成塔中进行。 3. 尿素合成副反应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两类副反应:尿素缩合反应和水解反应。 (1)尿素缩合成缩二脲反应 2CO(NH2)2 = NH2CONHCONH2 + NH3 用结晶法加工尿液时,可利用缩二脲在尿素溶液中具有一定溶解度来控制适宜的结晶温度和尿液浓度,尽可能使缩二脲保留在溶液中,获得含缩二脲很低的结晶尿素。含缩二脲的母液送合成塔使其中缩二脲部分分解,缩二脲不致在体系中积累。 (2)另一副反应-水解反应 CO(NH2)2 + H2O = NH4COONH2 NH4COONH2 + H2O = (NH4)2CO3 (NH4)2CO3 = 2NH3 + CO2 + H2O 总反应式: CO (NH2)2 + H2O = 2NH3 + CO2 当温度在60°C以下时,尿素水解缓慢;温度到100 °C时尿素水解速度明显加快;温度在145 °C以上时,水解速度剧增。 尿素浓度低时,水解率大。氨也有抑制尿素水解的作用,氨含量高的尿素溶液的水解率低。 2.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多组分多相的混合体系,偏离理想溶液; 无法用平衡常数及方程计算; 简化法: 佛里扎克法,马罗维克法。 经验公式: 井上繁经验公式; 上海化工研究院半经验公式: 氨碳比2.5~4.5,水碳比0.2~1.0,温度75~195°C条件得出的公式为: x=14.87a-1.322a2+20.7ab-1.83a2b+167.6b-1.217bt+5.908t-0.01375t2-591.1 3.最高平衡转化率 (1)转化率随温度的 升高而增加,极值后减 小; (2)极值温度与氨碳 比L,水碳比W成反比; (3)与简化法矛盾,经验公式求导可得极值温度; (4)极值出现原因:温度升高,甲铵生成转化率降低;甲铵脱 水转化率升高。 (三)工艺条件的选择 1.温度 对于转化率,有极值温度,190-200 ℃; 设备腐蚀极限温度, 185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