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06章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六章 第六章 化学平衡 §6.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反应进度 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反应进度 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反应进度 的关系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 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 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 化学反应亲和势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热力学平衡常数 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反应方向 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6.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6.4 复相化学平衡 §6.5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数值的用处 数值的用处 Ellingham 图 Ellingham 图 §6.6 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压力的影响(对气相反应)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惰性气体的影响 惰性气体:泛指系统中未参加反应的气体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6 .某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放入1.564g N2O4(g),此化合物在298K时部分解离。实验测得p?下,容器体积为0.485dm3,求N2O4的解离度及解离反应的K?和?rGm?。(假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 6.7 同时化学平衡 §6.8 反应的耦合 耦合反应的用途: §6.9 近似计算 转折温度 例11 设在温度T,有1mol PCl5(g)在p ?,V下, 解:先求K ? ,设解离度为?, ( )T,p, 充入惰性气体: ??=0, Kθ=Kn 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无影响 ??0, n总?, Kn?, 即产物的量? ??0, n总? ,Kn?,即产物的量? 惰性气体不影响平衡常数值,当 不等于零时,加入惰性气体会影响平衡组成。 惰性气体的影响取决于 的值 增加惰性气体, 值增加,括号项下降 因为 为定值,则 项应增加,产物的含量会增加 对于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加入水气或氮气,会使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使产物的含量增加。 反之,对于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加入惰性气体,会使反应向左移动 解:设解离度为?, 容器中N2O4的物质的量: n(N2O4)=1.564/92.0=0.017 mol N2O4(g) 2NO2(g) 平衡时 n(1-?) 2n? n总=n(1-?)+2n ? = n(1+?) pV=?ni RT=n(1+?)RT, 得?=0.167 ?rGm?= – RT ln K ?= 5.36 kJ?mol-1 (查表: ?rGm?= 2?fGm?(NO2) - ?fGm? (N2O4) = 5.39 kJ?mol-1, 吻合较好) 在一个反应系统中,如果同时发生几个反应,当到达平衡态时,这种情况称为同时平衡。 在处理同时平衡的问题时,要考虑每个物质的数量在各个反应中的变化,并在各个平衡方程式中同一物质的数量应保持一致。 例1: 已知在该温度下, 600 K时, 与 发生反应 同时存在如下两个平衡: 生成 后,继而又分解为 求 的平衡转化率 今以计量系数比的 和 开始 解:设开始时 和 的量各为1.0,到达平衡时,HCl 的转化分数为 x,生成 的转化分数为y,则在平衡时各物的量为: 因为两个反应的 都等于零,所以 将两个方程联立,解得 的转化率为0.048 生成 的产率各不相同 耦合反应(coupling reaction) 设系统中发生两个化学反应,若一个反应的产物在另一个反应中是反应物之一,则这两个反应称为耦合反应。例如: 利用 值很负的反应,将 负值绝对值较小甚至略大于零的反应带动起来。 例如:在298.15 K时: 反应(1)、(2)耦合,使反应(3)得以顺利进行。 利用以上公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选修四: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ppt
- 化学键课件上课用必修2.ppt
- 化学鲁科版高三第二章离子反应第1讲.ppt
- 化学:2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化学:22《化学能与电能》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ppt
- 化学:22《海水的综合利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
- 化学:31《认识晶体》晶体的特征鲁科版选修4.ppt
- 化学:22《电解质》第一课时课件鲁科版必修1.ppt
- 化学:23《分子的性质》上课.ppt
- 化学:41《卤代烃》课件2苏教版选修5.ppt
- 南开大学排水工程课件-第四章.ppt
- 南京邮电大学模拟电子线路第6章反馈黄丽亚.ppt
- 南方新课堂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2讲碰撞与动量守恒近代物理初步.ppt
-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学案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
- 南方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2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
- 南方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2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ppt
- 南瑞rcs921a保护功能及原理详解.ppt
- 南邮《通信原理》课件第6章.ppt
- 卤代化合物clbri的合成-ma071124.ppt
- 南邮软件工程-unit03-0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