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一) 表面现象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界面现象的本质 界面现象的本质 1. 表面能和表面张力 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2. 曲率对蒸气压的影响-----Kelvin eq. 3. 液体的润湿与铺展 wetting and spreading 接触角的计算:平衡时(即合力为零时) 接触角(contact angle) 应用: 例1 如果水中仅含有半径为1.00×10-3mm的空气泡,试求这样的水开始沸腾的温度为多少度?已知100℃以上水的表面张力为 0.0589 N?m-1,气化热为40.7 kJ?mol-1。 §8.3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2)吸附平衡与吸附量 (3)吸附曲线 (ii)吸附等量线:p=f(T) §8.4 溶液的表面吸附 3.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结构 (二) 分散系统 §8.6 分散系统的分类 二、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8.7 溶胶的光学及动力学性质 2. 布朗(Brown)运动 原理: 3. 扩散 diffusion 4. 沉降和沉降平衡 Sedimentation §8.8 溶胶的电学性质 电泳(electrophoresis) 电渗(electro-osmosis) 2. 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 3. 溶胶粒子的双电层 ?(电动电势):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聚沉能力大小有以下规则: 2. 溶胶的相互聚沉 3. 絮凝 应用: §8.10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自学) 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习题 一、表面张力 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 胶团结构 八、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热力学电势):只与被吸附的离子或电离下去的离子的活度有关,与其它离子的存在与否及其浓度无关。 ?(电动电势):与电解质的浓度有关。决定了电泳速度的大小 ?电势 ? 电解质浓度增加, 分散层变薄 ?电势下降, 最后?0 ? d 电 势 距离 分散层 紧 密 层 其中 Dr:介质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水:Dr=80) ?0:真空的介电常数(8.85?10-12F?m-1) ?:介质的粘度(Pa?s) E:电势梯度(V?m-1) 图8.20 AgI溶胶粒子结构示意图 4. 溶胶粒子的结构 1. 外加电解质对聚沉的影响(两重性): 电解质浓度小时:使胶粒带电,同性相斥,不易聚沉 电解质浓度足够大时:分散层变薄,?电势下降,易聚沉; 聚沉值:使溶胶发生明显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 电解质浓度c 聚 沉 速 率 聚沉值 (此时? =25~30mV) 思考: 江河入海处,为何常形成三角洲? 做豆腐时“点浆”的原理是什么? ?=0 a. 哈迪-舒尔兹(Hardy-Schulze)规则: 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成反比, 聚沉值 b. 感胶离子序:同价反离子,聚沉能力略有不同 H+Cs+ Rb+ NH4+ K+ Na+ Li+ F-Cl-Br-NO3-I- c.同离子:当反离子相同时,同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弱 d.有机化合物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有较强的聚沉能力。 如:As2S3(负)溶胶 电解质 KCl 氯化苯胺 氯化吗啡 聚沉值/mol?m-3 49.5 2.5 0.4 两种电性相反的溶胶混合发生聚沉: 完全聚沉:当两种溶胶的总电量相等时 不完全聚沉:当两种溶胶的总电量不等时 例如:明矾净水: 泥沙(溶胶)带负电+Al(OH)3带正电 不同牌号的墨水混合?沉淀 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两重性: (1) 一定量大分子起稳定作用(保护作用):如亲水性的明胶;蛋白质;淀粉等。血中磷酸钙,碳酸钙由蛋白质保护而不沉淀 (2) 少量大分子 敏化作用:破坏稳定性,使电解质聚沉值变小 絮凝:通过“架桥”效应导致絮凝 大分子作为絮凝剂的应用: 污水处理及净化;化工操作中的分离和沉淀 优点:?效率高,只需加入质量比约10-6的絮凝剂; ?沉淀迅速,沉淀物大块疏松,便于过滤。 ?有选择性 大分子作为保护剂的应用: 墨汁中加树胶,保护炭粉不聚结; 贵金属催化剂(铂溶胶、镉溶胶)中加大分子溶液保护后,可烘干,便于运输,使用前再加入溶剂,就可复为溶胶。 p286: 1 p291: 4,7 p300: 12 CO在P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融合.pptx VIP
- 汽车热管理管路深度报告:新能源管路空间大幅提升,塑料应用高速增长.docx VIP
- 01.2021U9Cloud多组织入门培训-基础设置.pptx VIP
- 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年疾控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人音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智能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docx VIP
- 2024年贵州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