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丛书 的出版文化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世界丛书 的出版文化价值

走向世界丛书 的出版文化价值 列入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候选人的钟叔河,是一个命运坎坷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出版家。1957年,他因言获罪被打为右派,上世纪整个70年代又经受了长达9年的牢狱之灾。论及新中国60年的出版史、图书史,钟叔河策划的走向世界丛书从出版文化的角度看,是有其典范意义的。 一、走向世界丛书刊行及社会影响 1979年,平反昭雪不久的钟叔河一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任职,就提议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他的设想是推出一套(100种)专收1840年至1911年间中国人访问西方国家(也包括日本)的记载的丛书。丛书所收虽不全是先进人物的作品,却毫无例外都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实录,都有文化的意义和历史的价值。[1]其实,编辑这套丛书的想法早已有之,钟叔河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广泛搜集前人的出国记述,包括近代中国留学、出使、考察及旅游欧美、日本的记载,一共搜集此类书籍300多种,包括不少难得一见甚至是孤本的手稿和抄本等。这些书并不是一般的国外游记,更不是从天朝上国前往四夷蛮荒猎艳搜奇的新山海经或天方夜谭,而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实录[2]。 走向世界丛书的第一本,是1980年8月印行的;1986年2月印成已出36种的最后一本。湖南人民出版社原计划出版60种,实际出版了20种,出版时间在1980年至1983年。之后钟叔河调至岳麓书社,又新增16种,加上原湘人版的20种,整合为10巨册(总计36种)于1985年、1986年由岳麓书社推出精装合订本。这样一套定位为小众读者的丛书问世不久就在名流、学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许多前辈专家写信给钟叔河,热情洋溢地赞扬这套书。1986年,李一氓在为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撰写的序中,称走向世界丛书是近年出版界一巨大业绩;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在这方面,推而广之,可称为整理古籍的模范。[3]钱钟书不仅认真地审阅了部分书稿,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而且破例主动为钟叔河作序。杨绛在给钟叔河的信中提到:他(钱钟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国内一些权威报刊刊发了多篇评论,称誉这是一套学习近代史的好丛书。1986年,刚刚推出的中国图书奖授予了该丛书当年出版的一本。20多年后,该丛书修订重印,还不断被海内外学人提及,并被学术文化界和新闻出版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的大型丛书之一。 二、走向世界丛书编辑的价值判断 从内容来说,走向世界丛书先后一共出了36种,从36个不同的侧面或断面,反映了19世纪中国由闭关自守到逐步开放的历史。这段历史既是文化交流史,又是人民生活史;既是外交史,又是政治史;既是西学东渐史,又是变革维新史。[4] 它是文化交流史,如钱单士厘的《归潜记》,便是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希腊、罗马神话的著作。其中《宙斯》一篇更是中国人研究西方神话的开山之作。又如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详细描写并介绍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蒸汽机、自动升降机(书中称为自行屋)、火车等当时在中国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先进机器的一些情况。它是人民生活史,如黎庶昌的《西洋杂志》,详细描写所见19世纪西班牙和美、法等国人民的生活,简直可说是一卷色彩绚丽的西洋风俗图。黎庶昌详细描写了马德里人民纪念西班牙诗人卡尔德隆逝世200周年的庆祝活动,从纪念诗文到盛大游行,从专车表演到派发诗文等等。它是外交史,如志刚的《初使泰西记》,叙述他于1868~1870年,作为中国第一个派往欧美的外交使团的大臣,到美、英、法、比利时、普鲁士、丹麦、瑞典、荷兰、俄、意、西班牙等国呈递国书,进行谈判的情形。它是政治史,如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记录了他在1870~1872年作为崇厚的译员到巴黎亲身经历巴黎公社的事情。这也是唯一的由中国人撰写的巴黎公社目击记。在书中,他逐日记载了在巴黎、凡尔赛等处的见闻,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史料。它是西学东渐史,如容闳的回忆录就以《西学东渐记》作为中文书名;而徐建寅的《欧游杂录》,记述他1879年由李鸿章派往德国订购铁甲兵船,同时考察兵工、机械、化学、采矿等企业的情形。[5]丛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丛书对现实所具有的警醒和启示意义则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有论者指出:这套书很有些应时,尤其在我们所说思想解放的初期,由这套书里所选择的晚清国人看世界的不同感受,表明对政局及现实的态度,用意在借旧人之笔说今日之况,将昏庸与明智展示给世人。稍作回顾当可知那个时代与今天的开放程度相差甚大。事实上,钟叔河编书,皆有寄托,其编辑思想伏有曲笔。[6] 走向世界丛书中各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出国记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先驱们从变器到变法,由变法而革命的学习过程。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详细描写了他在马赛到巴黎途中第一次见到的火轮车(火车)、行车铁辙(铁道)和沿途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