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十章 醛、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第十章 醛、酮

一、定义、分类和命名 二、制备 1.醇的氧化 5、酰氯还原制备醛 三、物理性质 课本 P159 四、化学性质 亲核反应活性 (2) 常见的亲核试剂 (3)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4)含 O, S亲核试剂 (b) ROH (5)含N亲核试剂 (6)含C亲核试剂 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之二: 羰基C=O的吸电子作用使得a-H具有明显的酸性,在碱性条件下可以离解,生成烯醇负离子,从而成为亲核试剂,与进攻的羰基化合物的碳或卤代烃,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2) Oxidation with peroxyacids ——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Mechanism: 醛、酮 醇 酸、酯 酰胺 醇、胺 NaBH4 LiAlH4 NaBH4 不反应 (c) 有机金属试剂——格氏试剂试剂等 广泛用于合成各级醇 羧酸 伯醇 仲醇 伯醇 叔醇 仲醇 叔醇 叔醇 请大家思考《例题与习题》P69 E10 课堂练习 (d)魏悌希(Wittig)试剂 魏悌希(Wittig)试剂为磷的内鎓盐,又音译为叶立德(Ylide),是德国化学家魏悌希在1945年发现的。 磷叶立德(魏悌希试剂)通常由三苯基磷与1级或2级卤代物反应得磷盐,再与碱作用而生成。 双键位置固定,对于等易于重排环外烯烃的制备特别有效 魏悌希(Wittig)发现的此反应对有机合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维生素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他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45年48岁发现,1953年系统的研究了魏悌希反应,82岁获奖)。 2. ?-氢的反应 (1) a - 氢酸性与烯醇、烯醇负离子形成 Keto-Enol Tautomerism (互变异构) 酸催化条件下,羰基氧首先质子化,吸电子作用进一步增强,然后脱去a –H形成烯醇 —— 烯醇负离子的反应 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卤代烃的缺电子碳,则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进攻羰基碳则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2) a – 卤代反应 (a) 酸催化卤代(一卤代产物) 生成烯醇决定反应速度。 (b)碱催化卤代及卤仿反应(haloform reaction) 反应通过烯醇负离子进行;形成烯醇负离子决定反应速率。碱催化?-卤代难停留在一元取代。 。 碘仿反应:用于鉴别甲基酮和能氧化为甲基酮的醇 例题与习题 完成下列反应 (3) Aldol加成和Aldol缩合 Aldol condensation 分子内羟醛缩合 交叉羟醛缩合 羟醛缩合的应用: HCHO NaOH 3 氧化 (1)Tollens test —— Tollens’ reagent: Ag2O/NH3 —— 银镜反应 —— 醛的鉴定方法 酮 酯 基团迁移优先顺序: 3 还原 (1) 催化氢化 (2) 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羰基的特征反应,亲核加成,为此 H- 可按下列历程还原羰基— 负氢还原 常见的两种负氢还原剂 NaBH4(硼氢化钠) LiAlH4(氢化铝锂) 负氢对羰基亲核加成 * * * 第十章 醛和酮 作业 (P176—178): 9.1: b; f ; g; m; l 9.3: a; c; d; e; g; k; 9.4: a 9.5: a; b; e; g 9.10 羰基 含羰基的化合物统称羰基化合物。 羰基的两个取代基中一个为烃基,一个为氢原子的化合物为醛 羰基的两个取代基都为烃基的化合物为酮。 醛与酮互为位置同分异构体 依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命名有普通命名,俗名,系统命名。 1、 请注意两种编号体系 ?-羟基丁醛 3-羟基丁醛 2、 请注意“基” 与“甲”的省略与否 3、 请记住一些常见俗名 系统命名:1-苯基丙酮 普通命名:苯丙酮 苯基乙基甲酮 ? 苯乙酮 见第九章 几种重要的试剂: K2Cr2O7+H2SO4 Jones Reagent PCC Sarrett Reagent 2. 付氏酰基化反应 3 芳环甲酰化法 (1) 加特曼-科克(Gattermann-Koch)反应 此法是用CO和干HCl为原料,在无水AlCl3催化下,在芳环上引入醛基的方法。主要用于苯环或烷基苯环的甲酰化,酚类和带有间位基的芳环不适用。 (2) 维路斯梅尔(Vilsmeier)反应 酚类和芳胺类在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