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以一堂高中语文课为例.docVIP

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以一堂高中语文课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以一堂高中语文课为例

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以一堂高中语文课为例 语文学刊2011年第12期 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 —— 以一堂高中语文课为例 .叶涵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浙江杭州311251) [摘要]主体参与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目标所在.通 过对高中语文一节现代诗歌教学的课堂观察,从主体参与内容,时间,效果等进行分析,挖掘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 的有效策略,推进主体参与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体参与;参与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1)12—0167-03 一 ,问题提出 主体参与是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根本,学生是课堂教学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提高学 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本研究以一堂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为 例,分析主体参与行为. 二,课堂观察 (一)主体参与目标 主体参与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前提.老师用排 比导入,”有人说,童年像一个梦,少年像一幅画,青年像一首 诗,壮年像一篇散文,中年像一部小说,老年像一部哲学.你 们现在正处于青年时期,你们像一首诗,青年人是最理解诗, 了解诗的.”这样声情并茂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 情. 随后,老师引用唐同学”诗不应该用来讲的,诗更像一种 神奇的磁场,会触发内心的情感涌流,所以说诗是用来感受 的,品味的,沉浸的.”通过以上积淀,老师引出主体参与的目 标.这一单元要以学生自主阅读,诵读,品味,以小组为单 位,选一首诗,来朗诵,讲解和演绎.每个组要完成的任务是 “我们组所理解的现代诗歌是什么,对这首诗情感和表达特 色的把握以及学习过程的说明,小组喜欢和难解的诗句,用 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大家理解这首诗.老师用时3分54秒, 澄清了主体参与的目标,为过程的开展打下基础. (--)主体参与过程 主体参与过程通过师生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 体意识,合作意识和人际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在本 堂课中,有三个小组集中汇报合作学习成果,主要从主体参 与内容,时间,频次,效果评价等维度来观察. 表1主体参与过程记录表 2.我们眼中的现代诗解读: 是炙热喷发的激情, 是难以名状的忧伤, 是梦境中的人生, 是人生中的梦境, 是一切属于诗人与 我们自己的回忆; 2.4:11—5:00 (49秒) 2.对现代诗解读到位, 2.生班参与:1次体现了学生对 生组参与:1次现代诗的 自我意义建构; [作者简介]叶涵成,男,浙江萧山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与教学. 一 l67— 教学经纬叶涵成/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研究 三鲁:1.因为时间限制,《这是四点零 老师; jk.4)-oOJg~))………~… 1.22:26—23:07 (31秒) 1.老师在肯定学生能力 1.师班参与:1次前提下,变动了主体参与 师个参与:1次环节.学生能主动适应 变化,并和老师沟通. 一 168— 2.引入:请老师和同学们 把书!罂,大家2?23:,08-.2,372.生班参与:2次2.学生简单介绍这首诗.带来的是食指的(9秒)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语文学刊2011年第12期 可以看到,主体参与过程紧凑,三个小组都进行了较好的 演绎,特别是第二组,幽默的讲解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引起了全 班共鸣.我们对主体参与过程分析得出以下情况,详见表2. 表2主体参与的数据统计表 (三)主体参与总结 三个小组演绎后,教师进行了总结,提出诗歌在于品味和 感受.老师呼应主体参与的目标——到底什么是现代诗歌, 怎洋读现代诗. 第一,要读出诗人真挚的情感.老师引用段同学”诗人都 是疯子”,疯狂是一种真实状态.老师又指出这首诗感情不是 同个基调,引用李同学”感情至默默温存至熊熊燃烧的火焰”, 从最初的温情至热烈奔放.老师让学生来朗读第一节和最后 一 节,并范读,跟读,体会感情变化. 第二,要读出诗中彰显的自我.老师引用赵同学”诗人绝 不是一种职业,而是潜伏在人们心底沉睡的灵魂”.又引用梁 同学”用语言的魅力去体现灵魂的存在,这就是诗.”引用周同 学”诗歌只要忠实于自己的心灵的倾诉,总会找到共鸣之人”. 所以说,诗歌是最接近灵魂的艺术,现代诗歌是高扬的鲜明的 自我. 第三,要读出韵律美和音乐美.老师引用王同学”诗歌是 文字的音乐,语言的舞蹈”,李同学认为”诗的本质就是用文字 作曲.”老师随后引用朱自清的话,”复沓是诗歌的生命.”告 诉同学们要读出音乐美和韵律美,否则就不是诗了. 第四,要读出时代的表情和诗人的境界.举例《半棵树》 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两首诗都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诗 中的自我是时代的投影.并指出诗不应只表现风花雪月,苦 难出诗人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