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垃圾带来的烦恼_张建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垃圾带来的烦恼_张建功

《垃圾带来的烦恼》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通过查、听、问,调查垃圾从哪里来。 二、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教育方面: 1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主题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垃圾的来源及对生活的危害,体会到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烦恼,然后通过进一步认识垃圾的处理的费时、费力,激发学生为消除垃圾而投身环保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调查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社会事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垃圾来源调查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师:431959_221421083_2.jpg 师:现在,小河是这样的 【百度搜索】小河被污染后的图片/showimages/1343/a0050/e0df6ea00ead5e6d92f49b017c859663.jpg 师:小河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生:因为人们随意丢垃圾。 2.让学生看更多的垃圾图片,说说是属于哪类垃圾。 【百度图片搜索】 /uploadfilepic/sheying/2009-09-27/MLMTO_YS_20090927090603eed7af.jpg /tg/upload/200920094730094716.jpg /attachments/2008/01/Image/001372af56a70a205ef41f.jpg /wp-content/uploads/019.jpg /rollnews/img43/2324942900285278739.jpg /uploadfilepic/sheying/2009-09-27/MLMTO_YS_20090927060652070c9a612fb6d9f1.jpg /uploadfilepic/sheying/2009-09-27/MLMTO_YS_20090927054822303e77ab35939e11.jpg /uploadfile/20101015104156383.jpg /upload/2010322172829755.jpg /news/content/images/site3xin_26050305112990759253.jpg (设计意图: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从生活实际入手,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二、交流汇报:垃圾从哪里来 1、 小调查 垃圾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们做一个小调查。表格中所示的地点,产生不产生垃圾呢?(出示调查表格)先后调查: 我的小调查 地点 垃圾种类 垃圾数量 【百度知道】垃圾的种类及分类 /questionhtml 经过调查,人们发现在生活垃圾中,通常纸张占30%,果皮菜叶占30%,玻璃占15%,金属占10%,灰土占5%,塑料占7%,其他杂物占3%。一些大型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被废弃后也成了垃圾。幻灯片出示扇形统计图: 垃圾真是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垃圾怎么分类呢? (设计意图: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乐于接受。) 活动二、给垃圾分类: 【百度百科】/view/160814.htm 怎么给垃圾进行分类呢?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城市中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让学生明确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 明确概念:可回收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学生戴上一次性手套给垃圾分类。 (设计意图:出示城市中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目的是让学生观察生活。学生明确“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概念后再进行分类,指向性强。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3、思考:自己制造了哪些垃圾? 交流 小结:我们在不经意间制造了太多的垃圾。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交流学生已经明白了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自己又制造了多少呢?这样由生活实际落脚到自己身上,促使学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