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
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
周亚利
(朝阳市博物馆)
?
??? 朝阳是三燕故都、北魏营州辖境,留下大量三燕、北魏遗存。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遗存中含有大量汉文化因素,反映出鲜卑族在南迁的同时逐渐汉化的事实。本文就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典型的汉文化因素略为阐述,供关心此问题的同志参考。
一、经济方面
??? (一)货币。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出土七枚“五铢”钱,三枚残。其中有三枚剪轮五铢,直径1.7厘米,皆为东汉后期五铢[1]。袁台子壁画墓的年代为公元四世纪初至四世纪中叶[2],当属前燕遗存。后燕崔遹墓还出土一枚五铢。“朱”字头已圆折,“五”字特征与东汉五铢相似,当为东汉五铢[3]。崔遹墓还出土一枚“货泉”[4],这是王莽时期的货币之一。五铢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东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都有铸造。朝阳前燕、后燕遗存所出五铢与中原汉文化遗存出土的五铢钱相同,足见前燕、后燕在货币方面已完全植入汉文化。
??? (二)牛耕。农业上的牛耕方法,在中原地区很早就出现。《汉书·食货志》载:“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江苏睢宁双沟东汉画像石,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均有牛耕图(图一、二)。
????
??? 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亦有绘牛耕内容的画面。袁台子壁画墓以绿砂岩石板、石条构筑,主体呈长方形,由墓道、墓门、耳室、壁龛组成。墓室四壁及墓顶、壁龛均有彩绘。内容有门吏、主人像、出猎、宅第、庖厨、奉食、宴饮、牛耕、四神、日月星云等。牛耕图绘于西壁龛顶部。画面高38、宽72厘米。绘红、黄二牛挽犁耕作,一扶犁者左手扶犁,右手扬鞭赶牛[5]。
?? 朝阳县沟门子晋壁画墓亦绘有牛耕图。沟门子壁画墓为长方形石筑单室墓,前宽后窄。墓室内的东、西、北三面石壁上皆有彩画。内容有家居、牛耕、汲水、家畜以及山林等。牛耕图绘于墓室西壁,因上部壁石已被拆去,画面仅存人和牛的下部。画面为一头红色牛牵犁(犁头黑色),其后有一人扶犁,仅存双腿。在牛耕图下面,绘有六条曲线,两两相靠,似乎犁过平好的三条地垅[6](图三)。
???????????????????
??? 牛耕画面的出现,反映出鲜卑族到达此地后,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以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促进了鲜卑族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化。
二、军事方面
??? (一)铁甲。北燕冯素弗墓出有数量很多、锈蚀严重的铁甲片。其形制可分数种。多数为圆角长方形,个别作叶形,皆用皮线缀连成排,每排边缘包以皮边,各排联缀成为甲衣,其上附带卡等。其中形体较大的为马甲。还有少量曲弧形叠扎片,当是用在颈、肩处。还有一件“铁盔”,也是铁片缀成,已残破不可复原[7]。
??? 在汉文化中,铠甲出现较早。考古材料所获得的最早的皮夹实物,是殷代的皮夹残迹[8]。
??? 《吕氏春秋·贵卒》中,有中山国力士“衣铁甲,操铁杖以战”的记述;《战国策·韩一》中,有韩卒“甲盾鞮鍪铁幕”、“无不华具”的记载。“铁幕”即“以铁为臂胫之衣”。上述记载说明我国战国时期已出现铁甲。考古材料已证实了文献记载:1965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44号墓出土了战国后期铁甲,高26厘米,由八十九片铁甲编缀而成;还在该遗址21号墓清理出二十六片铁甲片,长6-7.8、宽5.3-6.9厘米[9]。从出土情况分析,可区别为铁甲和铁胄两类甲片。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铁甲片,是鲜卑族在军事方面吸收汉文化因素的例证之一。
??? (二)弩机。后燕崔遹墓出土了一件弩机,无廓,仅存勾心和悬刀,长10.7、望山高9.6厘米。弩机在我国创始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各国普遍装备了铜弩机。在湖南、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均发现此时期铜弩机。1952年长沙南部扫把塘138号墓出土了一件弩[10],从复原图可以看出弩的构件已比较完全,有铜弩机、木弩臂、弩弓、弩箭。弩机构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牙、双键等。
??? 秦、西汉、晋都使用弩机,而且又有新的发展。汉弩机增设了铜机郭,增高了望山,有了瞄准刻度,能承受更大的拉力,可相应增加弓的张力和射程,提高了射箭的命中率。1976年浙江长兴发现一件汉弩机,郭长17.4厘米,望山呈矩形,长10.4厘米。望山一侧与牙面平齐,向上刻出十二又二分之一度,每度又有半分度值[11]。
??? 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出土了一件错金铜弩机。弩机全长27厘米。郭面两边錾有“之”字纹带,中间有三道四字形纹带。牙面刻有网格纹带。望山两侧亦刻有四字形纹带,后侧有刻度,共分8度。悬刀左侧有细若游丝的铭文[12],这是弩机中较为精美者。
??? 崔遹墓出土的弩机于中原地区同时期或更早的弩机形制极似,显然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服饰和首饰方面
??? (一)带钩。服饰中的汉文化因素主要反映在带钩上。就目前的考古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发展银行黄金td业务开户流程 深发展银行贵金属递延业务开户流程_.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0344.3-2024真空技术 真空泵性能测量标准方法 第3部分:机械增压泵的特定参数.pdf
- 固定资产盘点流程和方案.docx VIP
-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VIP
- 【医脉通•指南】左卡尼汀在男性不育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4版).pdf VIP
- 高考英语语法新视角(中级英语测试指导).doc VIP
- 2020年最新版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docx VIP
- 教育行为模式识别-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第12课《鱼纹话吉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职责.doc VIP
文档评论(0)